長歌當宋 作品

第三百三十七章摩擦,摩擦


  “哈……噗嗤……”

  安靜的大殿中忽然傳來短暫而急促的笑聲,笑聲的主人一定是在憋不住發笑後用衣袖遮住了口,但這聲音來的太突然,所有人都望向了御階上的御座…………

  於是大殿中這樣的笑聲便更多了,武將笑的最不加遮掩,而文臣稍顯矜持,這是大宋的正殿,能有這樣的笑聲殊為不易,甚至是絕無僅有。

  文人士大夫講究的喜怒不形於色,可即便是王曾和呂夷簡,也是頭上的長翅帽瘋狂的抖動,葉安覺得他們忍得必定很辛苦。

  呆立在葉安對面的耶律宗政臉色極度難看,恨不得撲上前撕咬這個混賬!

  只可惜葉安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而是壓低聲用只有兩人能聽見的語調小聲道:“對不起,年輕人不講武德,騷年好自為之!”

  在打臉對方之後再行挑釁之事無疑是最能激怒人的,既然能激將自己,那自己也能激將回去。

  果然在葉安實力嘲諷下耶律宗政氣昏了頭:“你!!放肆……當真不怕挑起我大遼之怒?!”聲音中帶著憤怒和威脅口不擇言。

  而葉安等的便是他這句話,頓時提高音量:“笑話!此乃我大宋朝堂,你身為遼朝使者,以賀正旦知名來朝,本為恭祝卻擅起邊釁,你可知道戰事一旦驟起,受苦的只有邊關百姓,而身死的也是保家衛國的將士,你能代替遼朝宣戰?可能擔下如此大的罪責?!”

  簡單的一句話葉安便把自己抬到了道德的制高點,在轉眼之間把耶律宗政變踩在了腳底成為歷史的罪人,按在道德的“大棒”上瘋狂摩擦。

  這一招“反客為主”在後世已經玩爛,但對於眼下的時代來說卻是非常有效的手法。

  耶律宗政一時不知如何作答,他自己也知道大遼不可能因為這種事便出兵大宋,自從大宋官家登基稱帝以來,宋人在真定府,河間府以及太原府集結了不少邊軍。

  宋遼之間和平了幾十年從未有過戰事,兩國的皇帝也不願發生戰事。

  “葉候,莫要咄咄逼人,本就是你在殿中假寐,外臣雖言過其實,但終究是不會與你計較,罰銅三十斤以儆效尤!”

  抱著朝笏葉安躬身道:“臣甘願受罰,但請官家聖人開恩,臣願毛遂自薦與遼使商議正旦往來之事!”

  此言一出反倒是讓朝臣們驚詫,在他們看來這就是耶律宗政所希望的,如此豈不是正中其的下懷?

  御座上的趙禎也有些詫異,但身在珠簾之後的劉娥卻微微泛起笑容,自澶淵之盟後,大宋便每年都要向遼朝給予“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雖是定數,但每年的數字都在不斷的變化,遼朝強勢常常以各種藉口明面上保持不變但卻在暗中加價,天家為此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