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歌當宋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三章轄騎出京

  藍繼宗不光看了《救災活民書》還看了孫全彬的手書,陽城縣確實沒有發生太大的動盪,即便是災民湧向那裡,也依舊能夠做到有糜子飯吃。

  其實在藍繼宗看來,書中許多內容完全超脫了陽城縣這個小小縣城的規模,而是把眼光放在了整個國朝之中。

  在看到書中的內容之後,藍繼宗便明白為何太后以及相公朝臣們把這本書奉為救災經典,同時也明白為何這書中內容不可能出自那少年郎之手。

  其中手段之繁雜,類目之多包含了,常平、義倉、勸今、禁遏糴、抑價、檢旱、減租、貸種、恤農、遣使、馳禁、鬻爵、度僧、治盜、捕蝗、和糴、存恤流民、勸種二麥、通融有無、借貸內庫、預講救荒之政、常備時疫藥方等等眾多細目。

  細目雖多,但每一條都詳細的列舉了該如何去做,這已經算是手把手的教了,藍繼宗感嘆什麼樣的家學才能有如此底蘊!

  這哪裡是少年人能夠寫出來的,完全就是朝堂之中的老臣,能臣,幹臣的經驗所得!

  每條每目皆是手段老道,陳清利害,即便是自己這個對政事不甚瞭解的門外漢也能有所感悟。

  這是殊為不易的,除去祥瑞良種,單單是這份《救荒活民書》便能讓他壓過那些青年才俊高高的一頭!

  而畝產千斤的祥瑞…………

  每每想到這裡藍繼宗便不自覺的打了個戰慄,他實在是不敢往那去想,一畝地能多出幾十斤的糧食來,農人便會感天謝地,何況是數百斤之巨?!

  大道理藍繼宗知道,但卻不願意去想,他只是覺得只要糧食夠吃,就不會有農人在災年被賊骨頭蠱惑著去作亂,也不會有那麼多的人忍受不了飢餓鬻兒賣女。

  想著想著藍繼宗便睡了過去,這一覺他只覺得無比的舒坦,他在夢中看到了堆積如山的糧食,以及自己大快朵頤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