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湯豆苗 作品

355【精妙配合】

 陸沉不缺功勞,但是他的人脈基本都在邊軍,至於資歷更不必贅述,且看看他的年紀和履歷便能知曉。

 如今看來,天子似乎是受到這個年輕人的蠱惑,否則不會這般急迫地讓他發言。

 王晏和郭從義對視一眼,兩人瞬間便交換想法,無論如何不能讓陸沉動搖京軍的現狀。

 當陸沉出班站定的時候,很多人才意識到這應該是他第一次就軍國大事發表看法,這個時候他們心裡的好奇遠遠壓過其他情緒。

 從建武十二年初夏,陸沉的名字首次出現在朝堂上,往後這個頻率直線上升,滿朝公卿無論是否和陸沉有交情,對於這個名字都已達到耳熟能詳的程度。

 一個沒有參加過科舉的商賈之子,憑藉在邊疆戰事中的卓越表現,從一個小小的檢事校尉,到獲封開國縣男、被提拔為銳士營都尉,再到如今名動南北加封國侯,陸沉僅僅用了兩年時間。

 對於這個崛起速度堪稱驚人的年輕武勳,朝中重臣們的印象基本集中在能征善戰和軍事天賦出眾,畢竟以前陸沉只來過京城一次。

 此刻見他淵渟嶽峙,氣定神閒地站在文臣武勳之間的空地上,左相李道彥不禁多看了幾眼。

 “啟奏陛下,臣支持京軍和邊軍輪轉換防的策略。”

 陸沉開門見山,語調清亮,態度極其鮮明。

 李端只覺心中無比舒坦。

 在這座巍峨的皇宮內,他無時無刻不在應付一群老謀深算的人精,一句話拐個七八道彎乃是常態,像陸沉這般乾脆直接的人極少。

 或許連李端自己都沒有察覺,此刻他的語氣變得十分溫和:“你不妨說得更具體一些。”

 “是,陛下。”

 陸沉拱手一禮,繼而道:“陛下此舉是為提升京軍將士臨戰的經驗,但是考慮到京城和邊疆的距離,短時間內不宜推行大規模的輪轉之策。依臣拙見,首次輪轉只限三軍,北衙選派一軍,南衙選派兩軍,由各軍都指揮使率領趕赴邊軍都督府。與此同時,可從邊軍都督府調兩軍來京,衛戍京畿之地。”

 他的提議老成持重,不光李端面露微笑,殿內好幾位文臣也頻頻點頭。

 然而幾位軍方大佬臉色出奇一致的凝重。

 便在這時,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在側邊響起。

 “山陽侯未免想得太簡單了些。”

 陸沉循聲望去,只見是南安侯、南衙大將軍侯玉。

 他淡然道:“願聞大將軍高見。”

 侯玉先朝天子欠身致意,然後轉身直面陸沉,悠悠道:“敢問山陽侯,京軍調去邊疆之後是否一定會參與戰場廝殺?”

 陸沉眼神微眯,不動聲色地回道:“邊疆戰事不會時刻都有,先不說敵軍何時會進犯邊境,假如我朝要發動北伐,也得陛下和朝中諸公商議之後定奪。再者,即便北伐展開也不會持續太長時間,考慮到朝廷中樞的承受能力,北伐之戰必須分階段施行。也就是說,京軍輪轉換防邊疆不一定就能剛好遇到戰事爆發。”

 當此時,右相薛南亭神色略顯凝重地看了陸沉一眼,顯然他已經猜到侯玉接下來會如何反駁。

 他旁邊端坐的李道彥雙眼微閉,仿若已經睏乏睡著,唇邊卻有一絲淡淡的笑意。

 果不其然,侯玉當即哂笑道:“既然如此,陸侯所言輪轉之策有何意義?你讓幾支京軍跋山涉水跑去邊疆,最終只是讓他們換個地方操練,過段時間再換回來。這般興師動眾勞民傷財,對於京軍戰力的提升有多少效用?難道邊疆的水土更養人,京軍在那裡操練便有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