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瑤子 作品

第二百七十二章.喜歡曹操,理解曹操,併成為曹操

只有劉邦見了劉備,會自豪的說你沒給你祖宗我丟臉,讓大漢400年有了一個體面的退場。”

下意識歪頭,李紅奇怪張麟怎麼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按照剛才的邏輯,劉邦這位開國皇帝要見最後一代帝王,也是劉備的兒子劉嬋吧?

旁邊,張麟聲音磁渾的說道:“古往今來,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劉備?

縱觀古今,為什麼只有劉備的諡號是昭烈帝?

我覺得,可以從這個方面去做解讀。”

“願聞其詳。”

拍了拍手,張昭忠期待回應。

楊蜜和李紅亦正襟危坐,期待張麟能有與眾不同的解釋。

當然,前者純粹就是做做樣子。

微微一笑,張麟沉吟說道:“有句老話說的好,當你20歲讀三國的時候,你會佩服曹操。

他南征北戰,一代梟雄。

當你40歲讀三國時,你卻會喜歡上司馬懿。

他隱忍不發,成了最終贏家。

可是,當你60歲時,再捧起三國這本書,你一定會為劉備感到熱淚盈眶。

那麼劉備這個人物到底有什麼魅力呢?

接下來,我就以劉備的視角,為大家講講我為何喜歡他。”

望著視頻裡密密麻麻的彈幕,張麟不由想到了馬柏庸的一篇文章。

“多年以後,劉禪站在鄧艾的大軍面前,準會想起那個閱讀父親留給他的遺詔的遙遠下午。

當年在白帝城永安宮內,劉備已經衰弱到無法執筆。

他想發條微信語音,可手機還沒發明,只好口授一份遺詔。”

再次聽到熟悉的古今結合,包括李紅和楊蜜在內,不少收看直播的網友都笑了起來。

張麟講述的杜甫那篇《一個小號的逆襲》可是非常火的,甚至入選了全國高中課外讀物,讓無數莘莘學子看的津津有味。

如今再次在古代文章裡聽到微信什麼的,網友就不由得期待起來。

張麟口若懸河不停道:“於是,諸葛亮、李嚴和他的小兒子劉永在旁邊恭敬地等著,等著這位顛沛半生的君主發表臨終遺言。

劉備的腦子裡有無數的話想說。

但最讓他放心不下的,是劉禪這個兒子。

就像所有的老父親一樣,他很想把自己的人生經驗一次傳授給他,讓他可以完全領悟,保住自己辛苦打下的這一片基業,穩穩當當地當個帝二代。

可是,這位老人的一生經歷太豐富了!

什麼仗都打過,什麼勢力都混過,什麼地方都去過,戎馬一生,顛沛流離,完全可以寫一本叫《我的奮鬥》的成功學傳記……

而在當時,要在短短的時間,把人生做一個總結,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怎麼辦?

劉備的腦子飛快地轉了一下,決定只說一條人生箴言——

這條箴言,應該是他這一生最重要的領悟,是支撐他從涿縣一步步走到益州的關鍵因素。

他思索了一下,緩緩開口,說了兩句話: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聽到這裡,文靜不由愣了愣。

見狀,朱廣銓頷首道:“昭烈帝的遺言確實是這兩句話!”

說著,不由感慨搖頭。

視頻裡的張麟也很感慨,語氣讚歎的說道:“不要因為壞事很小就去幹,不要因為善事很小就不去幹。

誰也沒想到,一代梟雄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忽然搖身一變成了卡耐基,說出這麼兩句心靈雞湯一樣的話,要太子做一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