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瑤子 作品

第一百四十章.《第10放映室》來襲

見他們態度認真,張麟也隱晦點頭。

黎言當即道:“那行吧,那就改成第六放映室吧!”

景浩城他們當即笑容滿面,起身和黎言握手,表示很開心能促成這次合作。

接下來,一行人談論起合作模式,對此產生了比較嚴重的分歧。

六公主想直接買下版權,自己製作錄製。

繁星想簽署對賭協議,全程參與進來。

對此,兩方各抒己見飛濺起唾沫星子。

黎言,個頭一米八五的壯漢,前世今生張麟的死黨。

他們一起在一個小區,甚至在門對門長大,從小學到初中都是同班同學,彼此關係親如兄弟。

他們的父母還是一個學校的同事,關係也非常好。

前世,黎言以體育生的身份,考上了一個專科學校,最後如願成為鄉村小學的體育老師。

且隨著鄉下孩子大面積進城求學,只剩下幾十學生的學校成為了清水衙門,他還藉此當上了校長。

因為平時太閒,慢慢喜歡上旅遊和攝影。

張麟記得,一個月四千多工資的他,曾斥重金一萬五買了個單反、一萬買了個無人機。

黎言平時也愛發一些幼稚的作品到抖音上。

最讓張麟印象深刻的,是他對黃日驊版鳩摩智的口型。

還別說,兩人側臉挺像,看著蠻逗的。

這一世,小黎還是個稚嫩的考公人員,重複著前世慘被淘汰的命運。

去年他第二次落選,正處在心灰意冷的階段。

因此發跡的好兄弟一招呼,他就推著行李箱趕來京城。

這些時日,他努力學習管理,逐漸搭建起了只有六個人的團隊,負責為公司拓展業務。

當然,他目前只是在學習階段。

真正管理公司的人是總經理,通過獵頭公司挖來的相關人士。

不過一門心思鑽研下,加上張麟偷偷塞給他的資料,黎言對國內綜藝電視領域還是比較門清的。

他知道,當人們還在驚歎於現在一部電影隨隨便便就能掙幾億時。

如今的綜藝節目,也早已普遍跨入“億元”時代。

一個節目的冠名費不超過1億,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再加上其他各種廣告和周邊創收,一檔好節目比一個好電影來錢更快。

甚至有些節目你連聽都沒聽說過,人家照樣賺得盆滿缽滿。

比如央視的《星光大道》。

首播至今已經10年,一期製作成本不到20萬,一年製作了46期也就1000萬的製作成本。

但它悶聲發大財,卻拿到了驚人的3.39億的冠名費。

此外,《夢想星搭檔》、《我要上春晚》、《華夏漢字聽寫》、《開講啦》等央視棚內節目。

單期的製作成本都不算高,卻都獲得半億以上冠名費。

自家的《天下足球》就更不必說了,去年阿迪達斯豪擲4億拿下冠名權。繁星沒有跟著受益,最終只拿到了買斷費300萬。

再比如全面開花的燦星製作的節目,一年好幾億的流水,賺的可謂盆滿缽滿。

黎言知道,這兩年國內綜藝的整個盤子已經起來了,一個好節目上下游形成產業鏈,其中的利益空間令人咋舌,足以養肥很多人。

念及於此,他豈肯輕易答應。

現在市場上,製播分離的節目,總共有三種成熟的盈利模式。

一種是拿製作加工費。

比如央視為做這檔節目批下4000萬預算,繁星拿了這預算,賺的是500萬的製作加工費。

這種形式的利潤不高,而且完全依賴於電視臺,通常做不大。

第二種是“好聲音”模式。

就是社會公司負責投資運作,電視臺負責招商運營,兩家對賭收視率,決定廣告分成。

這種模式風險高,且受制於電視臺。

如果節目沒到現象級,賺的錢就不高,反之就能獲得高利。

第三種則是買下時段做內容。

比如藍色火焰在京城衛視做的《最美和聲》項目,給電視臺付固定的時段費,相當於電視媒體虛擬運營商,全權負責節目投資、製作、廣告運營。

這種模式需要廣告招商能力強。

節目製作之初招商營收基本就能覆蓋成本,剩下就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繁星目前大貓小貓三兩隻,第三種模式基本是痴心妄想。

第一種模式又不願意,因此黎言希望繁星和央視共同製作,然後對賭收視率。

如此公然佔便宜的提案,自然被電影頻道直接給否了。

他們給繁星開出的條件和《天下足球》一樣。

經過考察,電影頻道節目製作部認為,繁星目前還不具備製作一檔節目的實力,因此他們願意花費500萬買斷節目版權。

談判至此陷入僵局。

黎言藉口上廁所,打電話找張麟問計。

想了想,戴著藍牙耳機開車的張麟輕聲道:“答應這個模式吧!

六公主願意出500萬,無非就是千金買馬骨罷了!

其實在我說出吐槽文案的時候,節目形式已經沒有了秘密。

憑央視強大的編劇團隊,憑六公主的實力,完全可以繞過我們,獨立高水準的打造出來。

之所以繞圈子購買版權,只是希望能買我一個好,讓我為節目發光發熱,提升電影頻道的品牌價值,提升冠名費的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