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龍女 作品

第二百零四章 劉邦:乃公今天要匡扶漢室!

……

建安二十三年,麥城。

城中炊煙裊裊,天上大雪紛飛。

前段日子,關羽中了呂蒙的白衣渡江之計,荊州各郡縣,除了麥城外,均已丟失。蜀將糜芳、傅士仁等已經投降東吳。關羽所部損失慘重,到達麥城的時候,關羽的手下只剩五百餘人。

而且,麥城城內根本沒有軍糧,對於本就慘遭敗績的關於所部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在屋中烤火的關羽聽到諸葛瑾的勸降之後,冷哼一聲。

“孫權賊子怎能與我兄漢中王相提並論!我乃解良一武夫,蒙我主以兄弟相待,桃園結義三十餘年情同手足,從不相疑。”

“漢中王委我以大任,義重如山!”

說到這裡,關羽放下撥弄炭火的火鉗,長身立起。

“我堂堂丈夫,焉能背義投敵?”

“哼!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能改其節,身雖死,名可垂於竹帛也!又何懼哉!”

一番話慷慨激昂,鏗鏘有力。

“君侯……”諸葛瑾還想再做勸說,卻被關羽斬釘截鐵地打斷。

“休再多言!”關羽轉過身,背對著諸葛瑾,表明自己的立場。

“君侯……”諸葛瑾不甘心。

“請你速去,我誓與孫權決一死戰!”關羽沒有回頭看諸葛瑾一眼。

“君侯,吳侯的確是一片好心吶!願與君侯永結秦晉之好,同力破曹,共扶漢室,別無他意!君侯何必如此執迷?”

諸葛瑾的話說了一半,只聽嗆啷一聲,關平長劍出鞘,頂在了諸葛瑾的脖子上。

“住口!不許毀謗我父親!”

“少將軍……”諸葛瑾伸手試圖使關平平靜,他倒不擔心關平手中長劍不長眼睛刺死他,畢竟他弟弟諸葛亮可是漢中王的軍師。

就這份情分在,關羽也不會讓關平殺了自己。

“住手!”關羽沉聲阻止關平的動作,“子瑜之弟,孔明現在蜀中輔佐漢中王,殺了他,豈不是讓軍師傷心?退下!”

還好來的是諸葛瑾,換個人恐怕胸前都得多一萬個透明窟窿。

或許孫權也是看中了這一點,所以才派諸葛瑾前來勸降吧。

關平得到命令,只得退下。

“君侯,君侯……”諸葛瑾見弟弟面子大,也收起懼意,上前還要勸說。

“來人!”關羽一聲大喝。

“在!”周倉大聲應道。

“將他轟出城去!”

“是!”

周倉得到命令,擋在諸葛瑾的身前。

“請!”

諸葛瑾無奈,只得跟著周倉走出麥城。

……

“關雲長真忠臣也……”

孫權在收到諸葛瑾的回覆後,不由得感慨道。

感慨之餘,他又有些氣惱。這種忠心的將領竟然不能為他所用……

“子明,似此如何處之?”

呂蒙自信地說道:“主公,今日之勢,已非關羽單刀赴會時可比,他就是有沖天之翼,也難逃脫我佈下的天羅地網!”

“卿有何妙計?”孫權來了興趣。

荊州一直是孫權垂涎的寶地,而關羽也是他的眼中釘肉中刺,尤其是在求婚不成反而得了一句“虎女焉能配犬子”之後,這嫉恨便愈發強烈。

“我料關羽近日之內,必將被迫棄城而走。”呂蒙的聲音充滿自信。

“關羽棄城,又將如何?”孫權不解地問道。

那關羽可是天下知名的無雙勇將,想當初過五關斬六將,還帶著倆嫂夫人,那都沒人能攔住他,你呂子明有何良策呢?

孫權現在自信有點不太多,畢竟在年少萬兜鍪,合肥十萬送人頭之後,他的自信便與日俱減。

“關羽兵少,不會從大路逃跑,麥城正北,有條險峻小路,可通西川,關羽必走此路!”

呂蒙自信地用手往下一斬。

“可令朱然引精兵五千,埋伏於城北二十里之處,關羽軍到,不可戰,只可隨其後而掩殺。”

“其軍定無戰心,必奔臨沮。可令潘璋引精兵五百,伏於臨沮山僻小路……”呂蒙說到這裡,哼哼冷笑一聲,“關羽可擒矣!”

“好!”孫權一聽,這計劃真的靠譜。他立刻同意了呂蒙的建議:“就依卿計策行事!速令將士攻打麥城各門,只空北門,等關羽出走!”

……

麥城之內,關羽聚集眾將,商議接下來的對策。

他在帥帳之中來回踱步,思考著該怎麼辦。可想了半天,也不知應當如何破敵。

“關將軍,城中糧草已盡,原有士卒五六百人,方才清點,只剩三百餘人。”王甫低聲說道。

關羽仰天長嘆:“悔恨當初不聽足下之言,今日危機,足下有何計議?”

王甫不禁有些感慨,早幹什麼去了?騎馬要撞牆了你知道拐了,鼻涕進嘴了你知道甩了,糧草漲起來你知道買了——晚了!

“事至如今,就算是姜子牙復生,也無計可施了!”

關羽悔恨之極,他並不擔心自己的生死,只是愧對大哥。荊州是劉備多年來才攢下的一點基業,更是隆中對的基石,匡扶漢室的根本。現在荊州一丟,又有何面目去見劉備呢?

想到這裡,他不禁氣血上湧,箭瘡崩裂。

疼痛之下,他跌坐在身後的錦墩之上。

眾人立刻上前,扶住他的身子。

半晌後,關羽長聲而嘆。

“今日之敗,皆我一人之過也,我受漢中王重託鎮守荊州,可如今……”

“我……我唯有以死相報!”

“父親!”關平想要勸慰關羽,卻不知道如何出口。

“關平既是我子,自當生死相隨,爾等皆有家室老小,趁今夜城池未破,喬裝百姓,各奔前程吧!”

關羽語氣蒼涼,說出這段話似乎用盡了他全身的力氣。

“君侯!我等願誓死相隨!君侯何出此言!”趙累潸然而下,帶著哭腔道:“君侯!我等願意誓死追隨君侯啊!”

“寧願粉身碎骨,絕不反悔!”眾將一起單膝跪下,齊聲道:“誓死追隨將軍!與那孫權決一死戰!”

關羽顧不得箭瘡疼痛,他掙扎著站起身,去扶跪在地上的將軍們。

“眾將軍請起,請起……”

“君侯,上庸救兵不到,定是劉封、孟達按兵不動之故。蜀中路途遙遠,救兵也難盼到,何不棄此孤城,奔入西川,再整兵馬,以圖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