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龍女 作品

第一百零五章 復活吧,我的愛人!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也慶幸歷史有了如果。在這個時空的哥舒翰保住了一世英名,安史之亂也被扼殺在了初起之中,沒有對大唐造成太大的破壞。

李清也因此獲得了成就“大唐最速傳說”。

想想過陣子還要去唐肅宗的年代,李清不由得為李哥默哀片刻。

好傢伙,救火隊長是吧。

肅宗年代的安史之亂,可不像天寶十四年一樣容易收拾。更別說在這之後還有什麼甘露之變,什麼黃巢,什麼朱溫……想想都替李哥頭疼。

在李靖的指揮下,唐朝迅速收復洛陽。六月初,李靖和李光弼郭子儀成功會師,歷時七個月不到的安史之亂就這樣草草收場。

李世民在朝堂定下國策,打擊豪強,休養生息,並且更改節度使制度,令其只掌軍不掌政,讓地方上軍政分離。

對於李旦的能力,他還是非常相信的,在他看來李旦的風格和漢文帝十分相似,特別適用於本時空休養生息的國策。

於是在李旦的瞠目結舌之中,他被留在了天寶十五年暫時監國。

“我的菜園子……”李旦抓著準備回去的李小三的手,苦口婆心地叮囑著。

“知道了阿耶。”李小三一臉不耐煩地說著,心想回去之後就把老頭子的菜園子掀了。

反正伱也留天寶十五年了,那菜園子在宮裡多礙眼啊!種點花花草草什麼的不好麼?李小三還在暢想,嗯……看太爺爺那個鸚鵡不錯,自己是不是也讓占城那邊進貢幾個?阿耶的小菜園子以後就養點小動物好了,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在孝順這一塊兒,李小三還是比較出類拔萃的,畢竟是敢宣佈阿耶不是自己阿耶的狠人。

將其他人全部送回各自朝代之後,李清也帶著李世民等人回到了貞觀十二年。

看到久別好幾個月的李世民回來,杜甫的心思都不在處理政務上了。自從上一次李世民回來帶走尉遲恭三將之後,杜甫就開始擔心天寶年的情況。在得知安史之亂徹底被平定以後,他把手頭的奏章一卷,放聲長笑。

李清看著狂喜的杜甫,又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背不出《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時被老師打手板的痛苦。

繼而又釋然地笑笑,年少時為了應付考試,應付家長,被迫背誦了許多詩詞歌賦。當時只是囫圇吞棗未解全意,可在將來某個瞬間,就會與你產生靈魂上的共鳴。

(留言說說最能和你們產生共鳴的文章或詩句吧)

在這個時候,也意味著老師的教誨和背誦的文章,在真正意義上完成了他們的任務。

這個時代的杜甫雖說不會再寫下後世那些傳唱萬年的詩句,但對於杜甫來說,他願意用一生的才氣,換得國泰民安。

總不至於像辛棄疾一樣,將萬字平戎策換本種樹大全。

李世民特意給杜甫放了兩天假,讓他去和李白喝酒慶祝。

語文書中那個杜子美,總是一個愁眉不展的老年人。而比他年長許多的李白,卻永遠是那個引劍憑風起舞的桀驁少年。然而自從到了貞觀年,得志的杜甫心態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俸祿不低,家裡的孩子們也都茁壯成長,沒有後顧之憂的杜甫一天比一天陽光。詩風也逐漸向李白靠攏,從寫實派往豪放派轉變。

那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杜甫,又回來了。

現在的李清正在立政殿中悠閒地坐著,手裡捏著一瓶無糖蘇打水。李世民在一旁來回踱步,好像熱鍋上團團轉的螞蟻,面色糾結得很。

“賢弟,你看為兄這副樣子,會不會有些憔悴……”李世民用手揉揉自己的臉,患得患失地對李清問道。

李清抬頭看看,晃晃腦袋:“沒有,李哥你現在形象挺好。”

“是不是比去年蒼老了許多?”李世民團團轉著,唉聲嘆氣:“若是觀音婢見我憔悴蒼老,會傷心的……”

這李哥平時也不是這樣啊,不是挺剛毅果敢的嗎?怎麼現在要見老婆了,反而這樣患得患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