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吞鴻 作品

442章 種誘以利,折節喪志(上)


  秦皇城以北是凌源城,凌源城以北是薄州。

  薄州地大物博,從地圖上來看,隸屬於薄州的虎嘯、彰武、孫江、遼東、遼西、九帝、赤松、沃遠、輔德九郡,好似一塊被橫豎切了兩刀的軟豆腐,幾呈三三之勢,橫亙在帝國東北疆土之上,在其北面,大秦軍兵日日夜夜,隔著長城對這九郡虎視眈眈。

  當年,天子劉彥雄心勃勃,在東方春生的幫助下,重劃九州。

  他之所以將薄州和曲州以凌源山脈為界,並呈九宮之姿定下薄州九郡的疆界,可不僅僅是為了地圖上的美觀,而是充分地考慮到了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直言不諱地講,當年從大秦和西域諸國那裡奪來的鋒州、薄州和牧州三州,在劉彥的眼中心中,是大漢帝國的重要戰略緩衝帶,西域和大秦只有打過了三州,才算透過皮肉,扎到了帝國的心臟。

  薄州位於大漢帝國東北部,山川險易,大秦如果想要從東北進攻大漢帝國,首先便要跨過長城,迎戰虎嘯、孫江郡的守軍和沃遠郡源源不斷的支援;過了長城,則要強渡那隔絕山川的速末水;過了速末水,迎來的便是塞北第一堅城,破虜城;過了破虜城,才算是一馬平川,然而,薄州牧若不是那痴呆蠢傻之人,仗打到這個程度,自然會收縮兵力,回防到凌源山脈一線,佈下綿延幾十公里的戰略縱深,用以屏護中原。

  可以說,薄州三三之勢形成的九郡,便是帝國東北防守秦軍的三道屏障。

  所以,鋒州、薄州和牧州三州疆界的劃分,完完全全是從戰爭的基礎上考慮,什麼風土人情,什麼管理方便,通通不在劉彥眼中,甚至連三州百姓們的生活好壞,也不在那時的劉彥的考慮範圍之內,一貧如洗的赤松郡,就是最好的例子。

  自古天家總無情,為了保住大廈不傾,莫說一個斥虎幫或是平田軍,就算是失去一州一郡的黔首,只要有江山和王位在手,又有何不可呢?

  當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初登大寶的劉彥,才不會把這種真心話說與他人聽。

  話是這般講,事兒又是一回事兒,平頭百姓可不會去管你天傢什麼鳥想法,自從神武帝將薄州這個地界列為漢土,這裡的人們,就都成了漢民。

  直到近年來,在丞相呂錚的勸說下,劉彥也開始正視起鋒州、薄州和牧州三州的治理,開始大張旗鼓地搞建設、促民生。

  繁衍生息兩代人,薄州繁華似錦,早已不似五十年前那般荒涼。

  這也讓劉彥開始重新審視當初他防禦大秦的大略。

  隨著劉懿五郡平田大成,一個更加雄偉的藍圖,在天子劉彥心中徐徐展開。

  .......

  書歸正傳。

  薄州的仲夏,不溫不涼,不燥不悶。

  隨著日子見好、馳道鋪就、水利開通,薄州漸漸開始士人林藪,成了中原士子們閒來無事的避暑佳地。

  自從夏白河被赤松的老老少少開鑿成渠,士子們便又多了一處好去處,便是太白山下的瑩瑩綠地。

  試想,當此炎炎酷夏,找一處青草池塘、彩蝶環抱、群翠環繞的清涼地,約佳人一二、好友兩三,搭草廬四五,沏一壺溫茶,或閒敲棋子,或懶搖木椅之上,低頭有群翠流水,抬頭見白雪千山,又有云下遠溪,還可玉馬駿奔,那是何等德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