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大官人 作品

260章 露檻星房,愁滿繁鬢

  “哈哈,潁川荀氏的大名,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劉懿腹有詩書氣自華,背袖而走,侃侃而談,“汝潁多奇士,荀氏為其首。潁川荀氏自漢和帝荀淑奠基,到荀爽位列三公,乃二百年傳承不斷的鼎盛大族。荀家代有人才出,荀淑博學為神君,荀爽無雙為碩儒,荀彧懷忠念治,荀顗制禮樂,荀勖訂法令,個個偉烈,豐功足載史冊。”

  說到這裡,劉懿故意頓了一頓,面露悲傷之情,惋惜嘆道,“怎奈荀令君亡故後,荀氏一族人心不古,有才無德,無風無度。荀顗無骨、荀勖無節,虛受君恩,卻在家國危難之時選擇屈膝曹魏司馬氏,終遭天下之人唾棄,三國一統之後,落得個家族沒落、妻離子散的下場,如今枝葉不茂,難再復興。”

  劉懿說這話時,抑揚頓挫十分明快,一點面子也沒留給荀庾,只差沒有刨人家祖墳了。

  “是啊!妻離子散,子嗣凋零。”

  劉懿這番話說到了荀庾的心坎裡,扮作小吏的他幽幽嘆道,“荀氏一族經歷了百年滄桑,子嗣代代凋零,到了我們大人這一代,荀氏一族已經沒有幾個人了。世人總如此,上代的過錯,總要我輩來還。最後,只能落得個一代不如一代!”

  “做錯了事,總要還債,夏商周秦漢,王權更迭,這條道理卻沒變過!”

  荀庾輕輕‘嗯’了一聲。

  劉懿挑眉說道,“況且,天下並不是沒有給過荀氏機會,百年前諸葛丞相書信遙請荀氏歸漢,荀氏躊躇不定;四十年前,秦漢鏖兵,神武帝下詔天下世族勤王,荀氏還是慢慢吞吞。兄臺,你能說天下沒給過荀氏復興的機會麼?”

  荀庾立刻反駁道,“可在二十年前,江氏一族禍亂中原曲州,我荀氏、我八大世族,抓住機會了,只不過,哎,功敗垂成罷了!”

  劉懿伶牙俐齒,立刻針鋒相對,朗聲道,“兄臺,此話大謬!二十年前,曲州老牌八大世族合兵對付江家,那是為了天下大義麼?那不過是為了鞏固地位、瓜分地盤罷了。秦漢大戰後,天下人心思定,八大世族在中原妄開兵端,惹得天怒人怨,豈能不敗?”

  駁斥過後,劉懿故作悠閒地說,“況且,當年八大世族同氣連枝對付江家,就該想到失敗後應承擔的後果,機會總留給有準備的人,而不是一群散兵遊勇。”

  “哎!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啊!”

  荀庾對劉懿察言觀色,觀其面、知其意.

  荀庾料定劉懿是個聰慧少年,在聰明人面前,他索性直言直語,開始表露真心,道,“劉大人,距離南城門還有段距離,可願聽小人講個故事?”

  劉懿心中冷哼:看樣子,這是要開始遊說與我了!呵呵,俗套而又無趣的手段。

  劉懿心中雖作此想,但表面上卻並未露出譏諷表情,他咬唇微笑,道,“在下洗耳恭聽!畢竟,我與兄臺道不同不相為謀,到了南門便要分離,留給兄臺講故事的時間,可不多了呢!”

  劉懿一語三關,既允准了荀庾開口說話,又表達了自己和荀庾並不是一路人,同時,還小小的威脅了一下荀庾。

  此時的荀庾,在眾目睽睽之下,已經無法對劉懿痛下殺手,這也是劉懿說話十分硬氣的重要原因。

  荀庾既然追了出來,心中已經沒有了殺掉劉懿掩人耳目的想法,此刻,作為儒生的‘仁義禮智信’佔據了他的主陣地,做惡時的果斷與決絕被他拋在了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