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落皇朝 作品

第709章 四吳(上)

 說到底,這還是中醫的醫理,在辦公室那邊立不住。

 中堅力量的缺失,會讓中醫界的大醫家,在平均歲數上不斷增加。

 加著加著,名醫國手也就都成了七八十歲的老人家,這對中醫而言是不對的。

 歷數歷代的名醫名家,大都是在三四十歲、四五十歲成名的,有的人成名更早,二三十歲就是一地名醫。

 這茬就跟二八年的取締中醫,以及之前的戰爭有關聯了,但要說關聯,也是不大的。

 古來,每每戰爭之時,都是名醫名家輩出之時,國內中醫的斷檔,究其原因也是極複雜的。

 這對李勝利而言,這些都是過眼雲煙了,目前他的佈局,也在慢慢的成型。

 有了中醫新割治派,有了消炎藥的引入,有了醫理的返本歸源跟藥性釐清,有了至少三百萬數的赤腳醫生。

 下一茬的中醫名醫名家,必將是歷朝歷代人數最多的時候,內科八派,以後也會成為過眼雲煙。

 更加細緻的分科、分派,也會隨著名醫名家的輩出,而循序漸進的。

 李勝利跟史老、蒲老、以及一眾名老中醫,如今要做的就是。

 為以後更加細緻的分科分派,奠定理論基礎、法制依據。

 借用後世一甲子的經驗,將大致的框架一步到位。

 蒲老說及讓他跟吳門四傑談一下,也是符合李勝利的想法。

 新割治派,終是因為風雨的原因,沒有紅紅火火的做起來。

 雖說祝師那邊依舊帶著數百學生,但跟李勝利想的做起來,還是差了不老少。

 弟子數萬,才算是做起來了,如今的數百,在李勝利看來,只能是勉強維持火種不滅。

 蒲老所說沒法跟上邊交待這茬,李勝利也是早有安排,現在也差不多到了將架構鋪開來的時候了。

 “蒲老,金針拔障術,您老還記得嗎?”

 聽到金針拔障術,蒲老這邊眉頭一挑,這活兒,雖說是中醫傳承,但西醫來用,卻是正合時宜的。

 “老江湖,好手法!

 用不用我們這幾個老漢,去吳家兄弟那,舍一下面子?”

 對蒲老而言,無論是中學西也好,中西醫也罷,到了他這個歲數就知道了,合用才是最好的。

 金針拔障術的出處,雖說在中醫傳承上,但會這門手藝的,技法上可能還真趕不上西醫的手術主治。

 如果是專門做眼科手術的主治,那中醫的手法就不能提了。

 在對人體結構的瞭解上,人西醫就是優於中醫的。

 “蒲老,吳湛、吳昂叔侄就夠了。

 此次合作,我們與吳門四傑而言,未必是我們需要,才求到他們身上的。

 興許一些事情說了,他們反而要求到我們中醫身上。

 此事,我要仔細操作一下,諸位不要因為考核的事,將此事漏出去了。”

 保密原則,在座的人都知道,李勝利這邊雖說不好提保密之事,但在座的都是可以信賴的醫家前輩。

 今天,李勝利本想著談一下領導病症的後續,病症已顯,補益的手段就不夠看了。

 如今鹿茸血用不用的已經無所謂了,西洋參倒是不能停,辨症血淋,醫書典籍之中,也有其方劑。

 雖說不定有根治的希望,但改善,還是問題不大的。

 涉及到了祛病的方劑,成本就是辦公室那邊可以接受的了。

 但能不能用,敢不敢用,一要取決於辦公室那邊,二要取決於蒲老這邊。

 同樣吳家四傑之中,吳家老二吳醫生的意見也很關鍵。

 他要是抵制中醫方劑進辦公室那邊,李勝利跟蒲老的招數再多,也沒啥卵用的。

 既然預測到了吳家老二會卡脖子,李勝利這邊自然要接觸一下。

 只是接觸的話茬,不能按照辦公室那邊的路子走,而是要走老爺子跟王前進乾孃的路子。

 金針拔障術,無疑是最好的路子。

 如今老爺子的眼疾已顯,也正是中醫用武的時節。

 “好!

 勝利,最近你去忙,我們這些老漢給你代班。

 你該忙就去忙吧,我們這些老漢之間還有話說。”

 被蒲老攆出會診室,李勝利也沒耽擱什麼,直接就給自訓班那邊打了電話,約王前進到四合院會面。

 同時找到傻柱,找他要了食材清單,這段時間要跟吳家四傑會面,一些簡單的席面還是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