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落皇朝 作品

第378章 逐方推進(下)

 “為什麼要單獨製藥?”

 杜驕陽的問題,李勝利本不想回答,但見她一臉的探詢,索性就開了口。

 “譬如同仁堂的安宮牛黃丸,正版需要金箔為衣,按中醫理論,金箔有鎮靜安神、清熱解毒、收溼斂瘡的功效。

 該用,但就該用在安宮牛黃丸相對的病症之上。

 自流腦之後,無論中西醫,遇上邪熱就用此藥,也算是學藝不精了。

 金箔那是金子打出來的,如今的建設需要大量的黃金做支撐,用藥的那些人不知體恤國家啊!

 所以,源頭之上會有把控,而且安宮牛黃丸也是正經的大涼之藥,不是什麼人都能用的。

 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都有其專一性跟廣譜性。

 你手裡的這張方子,比如這暖宮丸,不見史老標了藥材劑量了嗎?

 以後這劑丸藥,就是你的專屬了,別人吃了也沒你吃了的效果好。”

 這些話也是李勝利強壓吳門醫家時,主動忽略的,中醫側重調養,也不是句瞎話。

 治病快慢跟病症有關,都說鍛鍊可以對身體好,可古時的達官貴人們,可沒多少會去鍛鍊的。

 整日枯坐,大概就是他們的日常,撇去那些個不著調肆意妄為、流連叢的,自戰國始至前清終,得上壽的不好說,但得中壽的達官貴人數不勝數。

 抹殺中醫護持的功勞也是說不過去的,即便在民間,只要不是戰亂、饑荒時節,有中醫護持的人均壽命,也是世界之最。

 其實中醫的根源也很簡單,看看那些病了能自己找草藥的貓狗,就知道中醫源自何處,到底有沒有作用了。

 說千道萬,再怎麼說胡亂吃草藥,也比理髮師胡亂放血來的安全,從根子上論,西醫更該受到科學與否的論證。

 知道給杜驕陽說具體的方子,她也是聽不明白的,李勝利接茬說道:

 “知道什麼最貴嗎?

 不錢的東西最貴,比如說家裡的特供,那玩意兒在國外叫做私人訂製。

 私人訂製無論中外都是最貴的,要是前推二十年,伱這一張方子,只怕也得值個幾根大黃魚。

 國外的買賣也是一樣,大多數人買不起的東西才是好的,生活上的悖論,就是經濟領域的金點子。

 還拿安宮牛黃丸來說,解邪熱這個優點拿出來,就能讓他大賣,這叫以點帶面。

 反過來,國內的黃金緊缺,應該為了建設少吃安宮牛黃丸,這叫做以偏概全。

 我讓吳門醫家,逐方推進來返本歸源,可以說是以點破面,也可以說成以偏概全,我覺著是一葉障目,當然遮的是他們的前後眼。

 具體到做事,總要有一個突破點的,選好了就不要去管大面如何,就玩戰爭之中,圍點打援、以點破面的手段。

 比如躺在北樓的孫強,形勢如何就是大面,也可以說成是大局,我們要在乎,孫家一樣也要在乎。

 我揍他的時候只管著揍他,是不管形勢如何的,而我救他,就是因為形勢所迫了,需要估計大面上的東西……”

 怕杜驕陽聽不明白,李勝利本想著再解釋一下,但看她的表情,像是聽明白了大半,索性就等著她提問了。

 “我大概明白了,做事的時候要認準了一點,但做事之前要看大局的。”

 杜驕陽的理解力不錯,李勝利點了點頭,眾人也沒在院裡等多久,先於鄒姨,吳家叔侄裡的侄子吳昂,就從會議室走了出來。

 “李師叔,各家醫脈都是依附於大傳承的,我們聽您的。”

 這話雖說不盡不實,但也算是吳門的十幾個醫家表了態。

 還是那句話,現在不同以往,中醫的大勢並不好,而四九城的柳氏醫脈,頻繁在日報上發文,也是出盡了風頭。

 再加上一個在邢州無人能及的李勝利,利弊,他已經說明白了。

 在大勢之前,吳門或是溫病亦或是中醫,也不當什麼大事的,如果不是真的缺醫少藥,短時間還解決不了,中醫還能不能存在也得兩說。

 團結中醫那次,吳門醫家算是親歷者,如果不是自清末就開始的長時間缺醫少藥,加上許多人在戰爭之中,都有過受益於中醫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