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的雨 作品

第13章 閒逛

潘家園位於北京三環路的東南角,是全中國最大的舊貨市場,後來慢慢地改造成了經營範圍極廣的市場,佔地四萬八千五百平方米。店鋪商戶和大棚全年開放,共有三千多個攤位。明面上,這裡經營著文物書畫、文房四寶、瓷器及木器傢俱等,有珠寶玉石、仿古傢俱、文房四寶、古籍字畫、舊書刊及生活用品等。是購買、鑑賞古玩舊貨、工藝品、收藏品、裝飾品的絕好去處。暗地裡,這裡也是文物古董的最大底下市場,在一些鋪子裡面,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底下文物在這裡進行私下交易,然後從這裡流向市場,從而得到洗白。比如說,一些剛出土的文物被一些古董販子收購,在手上放幾年,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古董,堂而皇之地擺上貨架,讓大家來一次美好的邂逅,那就是所謂的撿漏。

走進潘家園,我被這裡的場面給震驚到了,一排排店面林立著,珠寶翡翠,古玉,陶瓷、字畫、古幣……,買什麼的都有。我還看到賣青銅器的,各式各樣的青銅器擺在店門口,我仔細地看了看這些東西,按照爺爺教我的方法,這些青銅器有的鏽跡斑斑,但我一看就知道都是仿製的、做舊的,有的乾脆都沒有做舊,一看就是工藝品,一件真品都沒有。

逛鋪子的人不是很多,掌櫃們慵懶的坐在櫃檯前擺弄著手裡的玩意,來了客人馬上就變得熱情起來,一臉殷勤地介紹著他們的寶貝。我逛了幾個鋪子,老闆看了我的樣子,連站都懶得站起來,又低著頭做自己的事情。後來我才知道,這些掌櫃一個個都是人精,我這個人年紀輕,穿著過時的衣服,一看就是來玩的,沒有多少油水。要是來個衣著光鮮的,或者是外國人,他們馬上又是另一副面孔。

我向遠處的棚區看了看,一排排的攤位,熙熙攘攘的人群擠滿了攤位,熱烈地交談著。

我興奮地來到了棚區,這裡的物件更加琳琅滿目、各式各樣,雖然爺爺給我講過很多古玩的知識,但這裡的東西很多我還真沒有見過,只能知道個大概。

棚區的旁邊是一排排高一點的桌鋪和櫃子,主要是賣五大名窯這些瓷器以及青銅器的,大件放高點,看起來有層次感,因為不好攜帶,下班可以鎖櫃子裡。

聽爺爺說,青銅器這種物件,在古代人們認識不到它的價值,所以不是很值錢,大爺爺們下鬥看到這個東西就嫌棄,又大又重還不值錢沒人要,摸金人拿都懶得拿,洛陽地區有的村民把它拿來作為裝水裝糧食的器皿,有的甚至把它當夜壺!但是到了近代以後,這個東西的價格一夜之間翻上了天,甚至比那些黃金、白玉、御用瓷器都珍貴。尤其是那些洋人們,到處找這個東西,有銘文的青銅器更加珍貴,有銘文的價格是沒有銘文的3倍以上,多一個字可以加價百塊大洋,有不少洛陽、洛陽的文物販子一夜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