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劍在哭泣 作品

第243章 霍仲孺尋親

衛寧的目標很大,短期內或許不會實現,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久,他給了南方發展的一條總綱,後面則慢慢治理。

以後即便他死了、漢武帝死了,只要蕭規曹隨,南方的發展就能保證供養北方。

只是田千秋有些理解不了衛寧的戰略意圖。

興水利,課農桑他能理解,讓南疆人的農業經濟發展,可以哺育到整個漢帝國。

但辦教育是怎麼回事?

他理解不了,使民愚昧,不是更好治理嗎?

衛寧想了一會兒,才問田千秋道:“你說,人類發展歷史,本是雜亂無序的,到春秋戰國的時候,還有用活人祭祀,甚至近親結婚,父女相婚的不德之舉。”

“如今這些事,在匈奴人和一些少數民族還會存在,這些顛覆我們認知的事,為什麼他們還在做呢?”

&t;divtentadv>田千秋道:“因為他們沒有接受過禮儀道德的洗禮,這些未開化蠻人哪裡懂這麼多?”

“沒吃的了就知曉去搶,從未想過自給自足。”

田千秋雖然是寒門,但寒門也是落魄的貴族,此前是受到過良好的教育的。

“我們已經發展到一定文明瞭,他們還是茹毛飲血,我們已經有一套管理制度了,他們還是以部落為首。”

衛寧豎起拇指道:“你回答的很好。”

“南疆人也是以大小部落為首。”

“如果我們將他們馴化的和漢人一樣,知道道德禮儀,知道倫理尊卑,當他們完全認同了我們漢人的理念,適應了我們的管理模式和民族文化。”

“未來的十年、百年後,他們和漢人無異,還會做出不服管理仇視漢人的舉措嗎?”

說簡單點,衛寧在用教育知識認知倫理禮儀道德去同化他們。

漢人的民族很多,想要大一統,一味的鎮壓只會適得其反,只要大家都是一家人,理念、觀念、意識形態一致。

那管理起來不就簡單多了嗎?

百年後,南疆少數民族則不再會危害中原王朝。

田千秋聽完衛寧的話,忽然瞪大雙眼,這是他從未想過的一條偉大的道路!

或許一朝一夕你不會認為它有多偉大,甚至不會看到成效,但未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