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拜訪祭酒

 王綰一臉信了你才有鬼的模樣,便開口道明瞭來意。 

 “我是著實羨慕兩位,這麼快退了下來!此次前來代儒家學子向大祭酒、學正見禮!” 

 說著鄭重一揖。 

 躺椅上的兩人這才有了動作。 

 既然不是談政事,那便怎麼都好了。 

 老農頭命侍從拿了躺椅,三個人便在大院中曬起了太陽。 

 “你們儒家可選出院長了嗎?” 

 “暫由老夫學生擔任,等到我同兩位一樣致仕,便接任儒學院長。” 

 王綰像是忘記自己的丞相之位,臉上露出了久違的放鬆神色。 

 “我看了你們編撰的幾個啟蒙讀物,到是涵蓋了百家學問,頗有可取之處。” 

 秦始皇讓儒學作為幼童啟蒙之學,為孩童打下向學根基。 

 王綰便讓儒家學者納百家之學,著了幾本啟蒙讀物,以開幼童之智。 

 論到培育蒙童,這點儒家之人充滿信心。 

 “陛下既然讓儒學為諸學根基,那便是我等使命。子曰有教無類,蒙學一出,確實讓黔首之人也能讀聖人學問了。” 

 “百家各有所長,可惜入道家之人始終不願露面。不然儒墨道三家齊聚,又能有一場精彩大戲了!” 

 老農頭隨心言語,頗有拱火的意思。 

 王綰卻不接他這一茬,笑道:“以道家之人的疲懶性格,不摻和倒也正常。” 

 “可惜啊,楊朱一脈學問沒落,再無天資絕豔之人出世。” 

 一旁的學正則有些感嘆。 

 他也是曾學過道家學問,可並無天資,難成一家,後轉到農學,頗有建樹。 

 其實在這個時代,很難說有專精一家學問之人。 

 皆都雜百家成己學。 

 “此一脈是帝王心術,自不能流傳於天下萬民之間,斷絕也是應當。” 

 老農頭倒沒有可惜之感,此心態都有些道家順其自然的感覺。 

 三人議論著,門外再次有侍從跑來。 

 這次通報了來人姓名。 

 “主人,御史張蒼以及師侄雲恢。” 

 老農頭看了看一旁的王綰,“需不需要回避一下?” 

 王綰卻擺了擺手,“何須迴避,老夫遂於李斯那匹夫不對付,卻不會與他倆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