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五百克 作品

第677章 私人飛機市場(第二更)

 “下個星期就走了,大寶二寶要去參加一些夏令營活動,我也有些事情要出國處理,你有時間可以到港島來玩,那邊與這邊完全不同。”小云與師妹兩人進了商場,不過小云對商場裡面這些東西提不起來任何興趣,因為與港島差距太大。 

 “你最近怎麼不多陪陪小云姐,她下個星期就走了。”師妹用似笑非笑的看著劉海。 

 “先陪你跟孩子!”劉海聽到這種問題,當然知道該怎麼回答。 

 不過師妹也是聰明人,沒有在這上面多糾纏什麼。 

 劉海最近正在做標槍反坦克導彈,不過沒辦法達到標槍的數據,也就是打了不管的這種模式,所以還是採用線控模式。 

 劉海瞭解到現在我們也有一款紅箭系列反坦克導彈,伴隨著工業實力的增加,這一款反坦克導彈是在60年代就服役的。 

 劉海看了看參數,發現跟紅箭73參數差不多,這個型號的反坦克導彈採用的制導方式是目視限蹤、手工控制、有線指令制導。 

 優點是結構簡單,成本低,不易受干擾,穿甲能力相較於其它反坦克武器強。 

 當然有優點就有缺點,導彈與瞄準線的偏差要由射手自行估計,影響精準度,導彈飛行速度慢,使目標有可能進行躲避活動以躲避攻擊,死角區域大,訓練操作者難,訓練成本高。 

 也就是說這個時候反坦克導彈遠距離控制的時候,需要人估算導彈的飛行速度,另外要預判對方走位,所以這個時候反坦克導彈的命中率完全取決於射手。 

 劉海設計製造的這一款,準確的說算是第2代的反坦克導彈。 

 這一款導彈,制導裝置上配用了紅外測角儀,採用光學跟蹤,半自動有線制導,導彈與準線的偏差不再止射手估計,而是自動計算,從而提高了命中補度,縮短了瞄準時間,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死角區域。 

 當然這個也有缺點,首先就是因為導線控制的原因,速度不可能太快,然後就是結構複雜,成本高。 

 不過劉海知道越往後面戰爭的成本越高,所以高成本的裝備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越往後的裝備科技佔有的成本越來越高,就像民航飛機,後面的硬件成本只有30%-40%左右,其他的都是軟件各種控制系統。 

 更別說更先進的戰鬥機之類的。 

 同時劉海還在設計一款私人公務機,就是用羅羅公司轉讓的一款小型的渦扇發動機。 

 劉海準備製造一款能夠從京都直接飛到牛牛的公務機。 

 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公務機的速度一般不超過音速,就像彎流的公務機一般都是0.99馬赫,這是因為白頭鷹的航空管理局在白頭鷹境內禁止超音速飛行。 

 有一個噪聲管理辦法,就連後面2018年波士頓動力製造了一款1.6馬赫的公務機s152,也因為無法再北美運行,所以市場並不好。 

 不過劉海準備設計一款超音速的公務機,到時候從港島到牛牛,估計不超8個小時。 

 另外劉海還在吉布提那邊有機場有港口,完全可以在自己的機場補給。 

 公務機市場在後面還是很大的,有比較幾個出名的品牌達索,灣流,塞納斯,龐巴迪等等。 

 所以劉海也會設計一款符合國際所有國家運行的公務機。 

 伴隨著科學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對於時間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特別是對於那些富豪來說。 

 其實公務機一直都有在鏍旋槳飛機(比奇18)時代就有,在1963年達索公司就推出了獵鷹20公務機,並且在劉海穿越之前,就向全世界生產了差不多2700架私人公務機,這也是一個不小的市場。 

 不過劉海這邊當然是拼技術拼成本。 

 早期的時候不賺錢都要賣,說個不好聽的就是虧錢就要賣。 

 因為這種飛機與其他飛機一樣,買了之後很長時間都不會換。 

 劉海當然還是走經銷商模式,畢竟飛機制造廠有經銷商5%的股份。 

 到時候讓經銷商賺大頭就是了,反正經銷商也需要公務機,因為經銷商們也在東南亞買了不少島嶼,甚至那邊有很多小國家背後都是經銷商在。 

 經銷商已經不怎麼相信他們國內的議會了,所以做兩手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