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五百克 作品

第367章 船塢?(第二更)

 上來就搞中型的,材料,設備方面都沒辦法一次性達到那麼高的要求。 

 而這種小飛機,劉海只要搞出一些設備,然後交給專業的部門去做,比如要用到擠壓器,鋁合金擠壓器現在國內就有,那麼劉海這邊做出飛機需要的擠壓器,後續就交給專業的廠子生產。 

 還有什麼專用的軸承之類的,軸之類的,先搞出初代的東西,後續讓其他人來繼續研究。 

 劉海自己就沒那麼忙了,而且現在一下子上太高端的,不但劉海這邊自己阻礙大,其餘的專業研究機構的人拿到也是一臉懵。 

 現在拿出相對簡單的東西,後續大家一起努力,慢慢升級,這樣為以後後續的發展打下基礎。 

 劉海的想法就是,以後需要什麼參數的零部件,直接給其他研究所,然後別人就朝這個方向努力。 

 那麼自己是幹什麼的?當然是把握方向,設計之類的。 

 而且可以預見的,伴隨著時代的發展,直升機上面的零部件,電路,傳感器越來越多,不可能劉海一個人就完成了。 

 還有外形可以抄老美的,但是核心的控制系統?這個你敢抄? 

 哪怕是劉海航母上這些飛機的核心飛控系統,劉海拿出硬件,這些軟件也需要重做,自己只是提供大的方向,也就是指出你這個系統要達到什麼要求。 

 這些老美的核心繫統,底層邏輯什麼的都是別人的,況且這玩意劉海不懂……也不需要懂。 

 回到維修科這邊,繼續加班。 

 劉海在這邊加班,就在不遠,大概也就幾公里的地方,從四個飛機制造企業來的工人,第一次看到巨大的車間。 

 客機成品車間因為工序較多,所以廠房長度達到了一百五十米的長度,巨大的鋼結構屋頂,還有寬敞明亮的車間。 

 “大家請看綠色的地面,切忌不可走其他顏色的地面。” 

 “大家看到的就是我國最先進的飛機制造車間……。” 

 這些來參加培訓的人,有些廠子剛才建立沒幾年,那裡見過這樣大的陣仗。 

 今天帶這些人來參觀一下,主要是讓這些人有個大概的瞭解。 

 大家從廠房這裡進入,那邊出來,見識到了飛機從零部件到成品,最後大家參觀了了飛機內部。 

 然後又來到了貨機生產車間,然後就是安排住宿,另外先進行理論生產培訓,就是劉海說的溯源,每一架飛機都有自己的檔案。 

 看的這些技術工人們是打心眼裡面佩服,能被選來這裡培訓的,哪都是骨幹中的骨幹。 

 不過這些骨幹還要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那就是先測色盲,因為飛機內部的線還有接頭什麼的都是各種顏色。 

 第二天星期一,劉海正在開會,這是每個星期一的都要開的,劉海坐在下面,專心的聽著,而那些其他飛機廠來的技術人員,則開始先進行理論培訓。 

 老師先發了厚厚的生產工藝手冊,然後開始講解。 

 飛機制造產業是一個很高端的產業,裡面涉及到很多的東西,裡面的很多零部件,其他飛機廠自己還不能生產。 

 只能先一步一步的來,對方廠子先生產能生產的零部件,後續慢慢的在摩托車廠的指導下,逐步完善。 

 摩托車廠以後的地位就不用說了,全國那麼多廠子,造汽車的,拖拉機,挖掘機,卡車的,誰不給摩托車廠面子,沒有摩托車廠這個老大哥,就沒有其他廠子的今天。 

 劉海開完會之後,就回到維修科傳達了會議精神,那就是生產第一,以生產為核心,摩托車廠這邊不怎麼開會,一方面是因為摩托車廠沒有太多的高級知識分子。 

 這事情說出去恐怕都沒人相信,但是摩托車廠有一幫子技術工人,這些技術工人都是能吃苦,自己自學,逐步掌握自己車間的各項技術。 

 這種是屬於本廠培養起來的,沒有接受過其他雜七雜八的什麼自由之類的風。 

 “小劉,給你的翡翠送到了你後面的房子裡面,你自己有空去看看。”下午孫愛國來車間給劉海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