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五百克 作品

第268章 啃骨頭(第一更)

 所以聽到專家說看不懂,沒見過,心裡慶幸的同時,也有那麼一絲擔憂,這飛機之間的差距也太大了吧,對方的飛機自己這邊的人居然看不懂,這不再是那個小米加步槍的年代了,是飛機大炮的年代了。 

 “那就這樣辦。”上級領導想了一下,想到了這架飛機的飛行速度,這架飛機的載重,果斷的拍板,。 

 “那麼這個放在什麼地方進行研究?”部隊領導又請示的問道。 

 上級領導想到現在的局勢,開口說道:“放到蜀都,你們感覺怎麼樣?” 

 “蜀都那邊交通不是很方便,不過搞研究倒不是多大問題。” 

 “這個地方選的好,現在老大哥跟我們不對付,如果把這種保密研究所放在北邊這邊,萬一以後有事情搬遷也麻煩。” 

 “那就放在蜀都,務必要把這塊硬骨頭啃下來,學習裡面的先進技術。”最後,上級領導一槌定音。 

 於是在第二天,一個代號為鷹的工程正式的展開了。 

 從全國各地抽調有關飛機方面的精兵強將,全部調往蜀都那邊。 

 而拆下來的部分零件也被運送到那邊,準備開始啃這一塊硬骨頭。 

 專家們對著大寶貝雖然不是十分了解,但是嚴格按照別人的維修保養手冊進行。 

 比如拆下來的零件,用棉布包裹之後單獨儲存。 

 專家們準備把飛機在這大西北拆了,然後回到蜀都給組裝起來,每一步都有人反覆拍照記錄,並且做好標記。 

 有了劉海給的維修保養手冊,拆飛機就要簡單多了。 

 一架飛機緩慢的被拆成了一個個的零件,這些零件的加工技術,不少專家都感嘆,老美的科學技術十分發達。 

 開玩笑,這裡面很多零件都是劉海,在航母空間用頂級的數控機床加工的。 

 劉海當然不知道自己這個舉動讓國內的飛機研發擰成了一股繩,主要是這飛機的數據太優秀了。 

 對後世的影響力太大了,這樣一個飛機研究單位,會出多少成果,真不好說,當然了,飛機制造工業也不是那麼簡單的,能從中學習到一些先進的技術,理念已經就很不錯了。 

 至於最終可以有多少可以拿來用,這個就看上級怎麼安排了。 

 咱們的上級領導這些可是吃過飛機的大虧的,現在有這麼好的一個大寶貝拿來學習,上級不重視才怪呢。 

 不單單是飛機這邊,劉海上交的狙擊步槍有關資料裡面,一部分圖紙引起了專家們的注意。 

 內地其實對火炮以及彈藥這方面都是十分重視的,因為內地這些領導也吃過火炮的虧,所以在建國之後,在火炮方面的投入是比較大的。 

 在整個二戰的時候,當坦克誕生以來,人們就一直在破甲與防禦兩個方面進行爭鬥。 

 鎢合金的穿甲彈並不是現在才有的,鎢合金穿甲彈早在二戰的時候就被使用了,不過那個時候用的是動能彈頭。 

 60年代發展出了技術成熟的脫殼鎢芯穿甲彈技術。 

 在70年代,又發展出了翼穩脫殼穿甲彈技術。 

 劉海的這些設計圖裡面就有最終版本的翼穩脫殼穿甲彈技術,當然只是一個技術雛形。 

 有些時候,技術其實比一張紙更加簡單。這些專家一眼看到這個技術雛形,腦子裡面就冒出了很多的想法。 

 一機部領導剛開完了會議,回到了部裡面就接到了狙擊槍的驗收報告。 

 一機部領導對於劉海已經沒有什麼二話可說了,可以說無條件的相信,但是看到真實的數據之後,還是吃驚不已。 

 一把狙擊槍居然堪比一個重機槍,領導可是軍人出身,當然知道一個重機槍陣地需要多少人,那玩意兒真的敞開子彈打,估摸著要十個人來回的運送子彈才行。 

 特別是這狙擊槍的破甲深度,這才是讓領導最看重的。 

 “領導,這裡有一份資料十分的有用,我們可以根據這一份資料設計更先進的炮彈。”專家組的負責人就拿出了一張圖紙,開口說道。 

 “那就搞,搞出來試驗一下再說。”一機部領導現在也是財大氣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