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三年

  當初在書院的時候,梁山勃其實第一眼就看出了朱英臺女扮男裝,但依舊假裝不知,每日與他稱兄道弟結下了不解的深緣。

  再後來梁山勃回家之後立馬就請父親派人前去祝英臺家提親,得知來提親的是梁家的梁山勃,朱英臺的心中也不知道有多麼的喜悅。

  二人就這樣喜結連理,共同學習的相濡以沫生活。

  此次他們前來雍州之地,便是來遊學的,如此才能做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娘子,這雍州凋敝或許和這大旱三年有關,未必和當地的官員有關係的!”

  梁山勃之所以這麼說,也是因為他梁家和朱家都是聞太師一脈的官員。

  這時,一個衣衫襤褸帶著娃娃的老者不屑的吐了口星星點點的唾沫,道:“這整個靜安城當官的就沒一個好鳥!”

  梁山勃看到這老者也沒有像其他富貴人家一樣對其產生厭惡之感,反而恭敬的問道:“老丈你這話所謂何意?”

  老者和他身邊的孩童又餓又渴,卻是懶得搭理梁山勃。

  梁山勃也看出了這一點,當即叫下人取來一些水和乾糧分給老漢。

  那老漢和小娃娃吃了一些後,又將大部分糧食收了起來。

  也是因為這一點糧食,老漢才願意繼續說話了。

  原來自從聞太師一脈的清流官員掌權雍州後,單項的稅收確實減少了不少。

  起初雍州各縣的老百姓,還真以為自己迎來了青天大老爺。

  卻不想後面除了賦稅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人頭稅、燒火稅、緝盜稅等等,明目之繁讓人瞠目結舌。

  這些亂七八糟的名頭一個個所交的錢雖不多,但架不住稅的種類多啊!

  要說當初葉光明他們嚴松一夥的官員收稅是直接拿利刃剁肉,那麼現在聞太師他們一脈的官員則是用鈍刀子一點一點的割肉。

  梁山勃和朱英臺二人並沒有完全相信老漢所說的話,他們二人知道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因此,他們決心再找其他老百姓問問,看是不是真的如同那老漢所言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