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安邦 作品

第196章 強勢推進

  這樣大約能夠給沙河鎮帶來6000萬左右的資金。這建設的費用不就來了嗎?購買地基的私人,一律按照仿古的風格進行建設。這樣我們就不需要重複投資了。”

  這話一下就讓伍雲華和黃兆鴻心動起來。伍安邦這小子,還留了一手呢。以為他們看不出來嗎?

  這麼多的政府機構搬遷新區。新區那邊肉眼可見的會迅速發展起來。到時候也可以按照這個模式,別說1000間的地基了。就是三千間都沒有問題。古鎮的核心地段賣四萬一間。新區賣2萬總沒有問題的。又是幾千萬的收入進賬。”

  至於有沒有人買。他們都不擔心。以沙河鎮為例,全鎮人口10萬,一共有接近三萬戶。

  1000間地基,哪怕是按照一戶三間,也就只需要300多人購買就能滿足。再說了。現在不少外地人來這邊做生意。這些人都是潛力客戶。

  “好!安邦書記的這個計劃我是贊成的。我表個態,金山口鎮一定全程跟進。全面配合!我們比不上沙河鎮,我們沿河的地基就賣5萬一個好了。”黃兆鴻笑著答應下來。

  伍雲華也點頭道:“我也同意這個方案。我們的地基也只賣五萬吧。”

  這讓沙河鎮不少人都皺起了眉頭。這不是拆臺嗎?一河之隔,你賣五萬,那誰買我這個7萬的。

  伍安邦卻不以為意,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已經不是過去那個圖便宜的時代了,有時候,低價不一定更好賣。

  接下來,三個鎮簽署了合作備忘協議。按照協議三個鎮同時啟動河道治理、古城建設等工作。

  沙河鎮作為牽頭的單位,要了一個特權、未來河道旅遊的經營權!

  伍雲華倒是不覺得有什麼。不就是遊船這些嗎?能有幾個錢。古城建設起來了。旅遊的稅收才是大頭。

  黃兆鴻雖然覺得有些不好。但也答應了下來,現在是沙河鎮帶著他們玩。他沒有資格講條件。

  隨著古城建設啟動。很快就請來了專業的規劃設計公司、景觀設計公司、旅遊規劃公司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