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小婧 作品

第50章 窯火沸騰【感謝看書不噴書】

  而窯裡燒松木,最上等的肯定是放水柴,泡透了水的松木燒起來火勢穩定且耐燒,是上等柴。

  “還有,我們的柴得按天字號的規矩,6.8寸,一丁點都不能錯。你的呢?!”保柴公眼皮子都不抬:“取兩雙草鞋。”

  “才給我兩千啊?!”

  一雙草鞋等於一千,規矩是這樣。

  兩人正扯著,只聽到窯口響起了鐘聲,兩人立刻停止爭執,朝著那邊跑去。

  “陸幫。”

  “陸幫。”

  “陸幫。”

  幾十個年輕人穿著古時的衣服站成兩排,鞠手彎腰,若不是他們都是寸頭並非長髮劑於頭頂,否則還真會以為回到了宋代。

  他們都是雲林制瓷公司的員工,他們的老闆陸龜殷有些古怪的癖好,明明是一家現代的公司卻非要按照古代的制度來運作。

  就拿那管柴火的來說,可以叫倉庫,偏偏不叫,叫窯柴行,好傢伙,一下子高大上了起來,連負責審核松木進火的工人都有個很霸氣的職位——保柴公。

  更別提什麼值年、副值年了,也就是老總,副總。

  不僅僅是身穿古服而已,從部門到管理,都一律按古時。

  而且,執行的是師徒制。

  所以,雖然這裡規矩眾多,去縣城也極其不方面,但還是很多人留在這,理由很簡單:這裡工資高,聽說,還能學到製作仿古瓷的技術。

  仿古瓷,仿得好,那可就發財了。

  “燒……咳咳……燒得怎麼樣了?”陸龜殷的目光投向了距離最遠的那一尊蛋形窯。

  這是一尊明末時期才會有的蛋形窯,因為如同一顆蛋一般臥於大地而取此名,如今,在外頭是絕對看不到正宗的明末的蛋形窯了。

  只是明末時期的蛋形窯燒瓷溫度並不高,無論是窯體、內部結構還是燒成制度都不太成熟,所以看上去有些簡陋。

  一個十六歲的伢子站在窯火門口。

  他伸出舌頭,舔了舔自己的大拇指,又將大拇指按到溫熱的窯口那,再放到鼻子處嗅了嗅。

  “馬上可以出窯。”他肯定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