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霸天 作品

第一百六十二章 考場大魔王再度降臨(第一更)

如此下場,居然還有人敢鋌而走險,圖的是什麼,還不是過關麼,即便不會去做的人,又隱隱有些理解。

這場考試,太重要了!

狄進則理都不理,不緊不慢往考場裡面走。

王堯臣和歐陽修的視線都下意識跟著他,然後發現或許是上天安排,他們仨居然在一個小考場。

當然,王堯臣這真是有緣分了,解試省試都安排在一起,歐陽修則是第一次同考場,下意識緊了緊衣衫,不給對方看扁了。

狄進根本不認識歐陽修長啥樣,甚至連王堯臣這位歷史上的本屆狀元都拋之腦後,晉入一種心無旁騖的狀態中。

眼裡只有這場考試,再容不下其他。

這種狀態是與包拯學習的,同樣也是他這段時間努力備考後,所能企及的最佳狀態。

王堯臣微微一震,他原本自忖絕對不會像解試那樣,進退失措,發揮失常,可此時居然再度緊張起來,趕忙調整呼吸。

歐陽修也覺得一股壓力莫名地籠罩心頭,深吸一口氣,眼神裡則露出鋒芒,反倒湧起濃濃的鬥志。

狄進已經看向題目。

進士科試,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論語》十帖,對《春秋》《禮記》墨義十條。

範圍擴大,難度飆升。

以經義為例,解試的經義大部分是送分題,只有兩三題比較困難,用以區分考生的水平,但到了省試,冷門的經義就頻頻出現,甚至佔了大半。

這些經義想要完美的答出,已經不是熟記硬背能夠搞定,需要考生融會貫通。

更別提還有五道策,還有最重要的詩賦,破題答題的難度都大漲。

狄進在解試答出了無可挑剔的滿分試卷,但到了省試裡,就不可能實現了,必須要將精力分配,有所取捨。

所以連片刻遲疑都沒有,他就將詩賦放在第一,經義放在第二,策論排到最後。

這似乎不太對,後面包括范仲淹在內的很多大儒都認為,詩賦是無病呻吟,清談空洞,策論才能看出一個學子真正的水平,展現才華該琢磨策論才是。

但狄進很清楚,詩賦可以清談,空洞無物,策論也是可以清談,空洞無物的……

參加科舉的考生,大部分都是沒什麼社會閱歷的年輕人,或者考了小半輩子的中年人,埋首案牘,讓這些人寫策論,要麼就是模仿先人的成功之作,要麼就是眼高手低的泛泛之談。

實際例子嘛,可以參考後世一道題目,如何解決退休人員再就業難,出題人也不想想,需要削尖腦袋往裡面擠的人,真能切合實際地回答出這種問題來?已經擠進去的都答不出來……

同樣的道理,古代科舉優先詩賦,確實有其歷史侷限性,但真要以為全靠策論,就能看出考生的才華,那同樣是想當然。

科舉考試本來就是以評測考生的知識儲備和智力為優先的,官場磨礪和社會毒打自然是到做官時候來經歷,兩者不能顛倒。

所以狄進看了一遍策論的題目,腦海中構思好大致的思路,就將主要精力放在詩賦和經義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