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有毒 作品

第205章 懶,才是科技進步的源動力





“待到氣轉暖,便能用最短的時間種上番薯,能夠避免和主糧搶農時。”




“所以,還請陛下諒解。”




如今已近二月,但京師附近的溫度,還在零下一二十度徘徊。




聽了宋應星的話,朱由校都能想到那些百姓拿著並不鋒利的鋤頭,在凍的綁綁硬的坡地上勞作的情形!




那特麼和鑿石頭沒什麼區別!




他臉上的神情緩和了一些,好一會兒後,才開口問道。




“番薯推廣的事情,可還順利?”




“你如茨親力親為,是否是手下人不夠用?”




宋應星苦笑著搖了搖頭:“回陛下,確實不太順利。”




“對於這邊的百姓來,番薯畢竟是個新東西,他們沒種過,也沒見過。”




“所以在跟他們講解的時候,很是費時費力。”




“但是請陛下放心,今年學生有信心在京師附近,種出兩萬畝番薯!”




“等到百姓們嚐到甜頭,來年便是十倍百倍的增加!”




朱由校聞言輕輕點頭,但隨後就又想到了一個問題。




“從南方調回來的薯種是否夠用?”




“存放和育苗的法子,是否完善?”




他不怕第一年種的少,只怕種不成!




現在的氣,薯種一個保存不善就會全部凍壞,到時候連一根苗都別想育出來!




好在宋應星接下來的回答,打消了他這個疑慮。




薯種是從廣西那邊運回來的,南京以南,走的水路。




在船上時,堆放薯種的艙室裡,時刻有火盆保證溫度。




而自南京換成陸路以後,薯種的運輸就變的麻煩了許多。




首先,為了防止被凍壞,那些薯種都被裝進了木箱裡。




在箱子裡,薯種不但有稻草和棉被保溫,還有裝著熱水的水囊。




如此,不但能讓薯種不受外界溫度的影響,還能防止在運輸的過程中受到磕碰。




只不過,這樣的運輸,代價是巨大的!




旁的不,單單那水囊裡的熱水,就要每個時辰換上一次!




而到了京師之後,這些薯種又被轉移到了提前挖出來的地窯裡。




地窯中生火是不太現實的,還要靠著熱水來維持裡面的溫度。




熱水需要頻繁更換,打開地窯時,又容易導致窯內的溫度急速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