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方物 作品

第 32 章 第32回





能看出來,這才是李蘅本來的樣子。




這樣的李蘅,在武安侯府做了三年賢妻,必定忍的很辛苦吧?









皇家的園子裡,什麼奇花異草都有。




才進秋如,許多花兒熱鬧的開著。




李蘅和劉雅箐挽著手臂,沿著園子的□□,邊走邊逛。




走到□□的盡頭,就能到達前面的馬球場。




“你幾年沒來立秋宴了,你不來,我跟她們打的都沒勁,笨的要死,也不會配合。今兒咱倆人一個隊。”劉雅箐眉飛色舞:“打了她們落花流水,讓她們知道知道馬球該怎麼打。”




她們兩人從小就打馬球,一手球技早已爐火純青,當初兩人配合,可謂打遍上京無敵手。




“我都多久沒碰了。”李蘅活動著手腕,笑著道:“還不知道手藝在不在了。”




“怎麼可能不在。”劉雅箐笑道:“我相信你的,走。”




說話間,二人走到了馬球場邊上。




今日不過才立秋,馬球場的青草一片綠油油的,球場上依然有人策馬奔騰了。




劉雅箐要了兩匹馬,又取了球來,遞給李蘅:“活動活動手腳,等下一場咱們就上去。”




“好。”李蘅接過球杖,腳下動彈著,順手從春妍手裡接過一盞茶遞給她。




劉雅箐接過去,站在一旁吃茶。




“去牽馬來。”




林嫿看到李蘅要上場,立刻吩咐了下去。




她盯著和劉雅箐有說有笑的李蘅,心底滿是恨意。




李蘅今日讓她丟盡了臉面,她會讓李蘅付出代價的。




“蘅兒。”




李蘅正看著場中的情形,身後忽然有人喚她,她不由回頭,有些驚訝:“明盛哥?”




兒郎生得白淨,身姿清瘦,滿身的書卷,瞧著便知道是個溫潤的兒郎。




是她在武安侯府時的鄰居,也就是她的竹馬陳明盛。




陳明盛是陳太傅的嫡長孫,書香世家。




當初,兩家曾提過,兩個孩子年紀相仿,陳明盛家境雖然不如興國公府,但也可算是翹楚了。




若是能做門親事,倒也是極好的。




李蘅那時候懵懵懂懂的,只覺得陳明盛很好,光風霽月,謙謙君子。




陳明盛對她也是無可挑剔的,什麼都讓著她縱著她。




兩人雖然沒有捅破窗戶紙,但隱約都有那個意思。




只可惜,還沒來得及議親,李蘅的身份就變了,這事後來也就不了了之了。




李蘅嫁給趙昱之後,陳明盛很快也娶了門當戶對的妻子。




兩人後來再也沒見過面。




她只知道,陳明盛如今在翰林院,當個編修。其餘便一概不知了。




依稀記得,倒是聽祖母提起過幾次,說陳明盛登門找她來著,她沒有見他。她這個人,性子乾脆,當斷必斷。




劉雅箐看到陳明盛,皺起眉頭道:“你來做什麼?你一個有婦之夫,做什麼喊我們蘅兒這麼親熱?想壞我們蘅兒的名聲?”




她和李蘅一起長大,自然認得陳明盛。她當初還看好過陳明盛和李蘅呢。誰知道李蘅身世的事情一出,陳明盛就再也沒有提過親事的事。




算她當初看走了眼。




劉雅箐對這件事一直耿耿於懷,覺得陳明盛就是個拜高踩低的,打心底裡對他不喜。




陳明盛被劉雅箐這樣一說,頓時有些窘迫。




“別這樣。”李蘅推了推劉雅箐,轉而笑對著陳明盛:“明盛哥,長公主和你開玩笑的,你別往心裡去。




對了,嫂子呢?”




趙昱一路緩步走過來,正瞧見李蘅揚著白淨的臉,笑吟吟地和一個面貌俊秀的兒郎說話。




兒郎低著頭,笑得文雅。




夏末,園子裡一片蔥鬱,景緻極好。遠遠看著,兩人就好像一幅畫一般。




趙昱烏濃狹長的眸子一下凌厲起來,負在身後的手也捏得響了一聲。




“昱哥哥。”




林嫿正聽幾個貴女議論李蘅和陳明盛之前差點做親的事呢,瞧見趙昱來了,提著裙襬走上前去。




趙昱不曾理會她,只是望著不遠處的李蘅二人。




“那個是我家隔壁府上的陳明盛,我聽說,他和李蘅是青梅竹馬,當初還險些成親呢。




不過我聽說,陳明盛已經成親了,李蘅和他這樣親熱,不會是起了什麼心思吧……”




她含笑說著,裝作是同趙昱閒話家長的樣子,眼神落在李蘅身上,心中暗恨。




李蘅害她丟人,她敗壞敗壞李蘅的名聲,也是天經地義。




“李蘅不是那樣的人。”




趙昱淡淡回了她一句,往邊上讓了兩步。




林嫿感受到他的嫌棄,心中委屈。




她這樣潔身自好,趙昱卻看不到,反而看著那個不守婦道,和男人有說有笑的李蘅?




她心中的憤恨和不滿更甚。




那一邊,陳明盛取出一張銀票,遞給李蘅:“我和你嫂子都商量過了,我們拿你當妹妹。




你如今回了梁國公府,上面有老祖母,下面又有一個弟弟,過日子不容易。這個你拿著,以後有什麼需要,就來和我們說。”




他眼神坦蕩的望著李蘅。




當初,他是很堅定的想娶李蘅,可家裡堅決不同意。




他又是嫡長孫,自己全然做不得主。




世家大族的子女婚配,幾乎不考慮兒女情長。




那時候,李蘅回了梁國公府,他祖父認為,梁國公府沒有結交的必要,當即便否了他和李蘅議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