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宴 作品

就依大將軍的意思辦

確實是個問題。

這與道路上遇到的普通流民不一樣。

要是放任不管。

首先從職責與道義上來說,他們無法做這個決斷,再者就是為大局考慮,就不能讓這些遭遇悲慘的流民,再去向其他人傳播恐慌。

然而要是帶著這麼多人一同趕路,糧食和人手根本不夠。

如何抉擇,都有利弊。

這令劉堯十分頭痛。

白明微沒有說出她的想法,而是問劉堯:“殿下可有什麼想法?”

劉堯斬釘截鐵:“放任不管,那是不可能的。”

他的回答,全在白明微的意料之中。

別說這些人如此悲慘,就算是路上遇到的普通流民,九殿下也無法見死不救。

正因如此,白明微才會擔心倘若走了官道,九殿下會因為救一撥又一撥所遇到的流民而耽擱。

聽聞他的答案,白明微如此回應:“必然要管,只是需要想一個妥善之策。”

這時,俞劍凌雙掌一拍:“我有一個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劉堯點頭:“你且道來便是。”

俞劍凌道:“帶上他們,送到最近的城中安置。”

頓了頓,俞劍凌繼續解釋:“現如今有人攪局,匪寇傷人一事,根本紙包不住火,早晚會被人知曉。”

“與其等災民自己收到消息,胡思亂想認為朝廷故意隱瞞,倒不如由朝廷口中公佈匪徒的存在。”

“一來讓百姓有個心理準備,事情發生時不至於因猝不及防而陷入恐慌。”

“這二來嘛,公佈匪徒出現的時候,也要讓百姓們知曉朝廷的處理態度,以安百姓的心。”

劉堯聞言,陷入沉思。

白明微暫且沒有表態。

俞劍凌的提議,必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就算她心中有更完善的方法,也不能立即說出來。

各抒己見、集思廣益是好事,但是當別人在提出他們的建議時,太快反駁或者推翻,都容易打擊對方的積極性。

如今不論是九殿下,還是俞世子,都是需要肯定的時候。

就算在如此特殊時期,白明微依然很小心地照顧他們的情緒。

忽然,劉堯開口:“大將軍,依你的意思呢?”

白明微緩緩開口:“與俞世子所想相差無幾,不過實施起來,手段需要更強硬。”

劉堯問:“如何更強硬?”

白明微道:“此處距離沅水縣不過十數里的距離,卻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縣官是幹什麼吃的?不知道大災之後必有大禍麼?半點防備都沒有,竟讓匪徒屠戮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