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未明 作品

第345章 帝位歸屬

 朱元璋發出一聲響亮的冷笑:“想要皇位,也得有那個本事,老四別的不說,本事大得很,蕭子良能與他相比麼?” 

 雖然他現在看朱棣百般不順眼,但老四終歸是自己的兒子,功績擺在那裡,比蕭子良之流強多了。 

 當然,也比朱允炆強,削藩削得一塌糊塗,還不如直接立老四,省得朱允炆糟蹋了標兒的名聲。 

 朱棣似笑非笑地說:“老爺子若是見了齊武帝,應當很有共同語言吧?” 

 齊武帝與朱元璋都選擇立孫子為繼承人,結果也差不多,朱允炆被親叔叔拉下馬,而蕭昭業雖然沒輸給叔叔,卻輸給了權臣。 

 總之都是一個下場,皇位不保。 

 皇帝立皇太孫,這沒什麼,前提是皇太孫有足夠的實力和頭腦,否則早晚被人拉下馬。 

 劉徹笑道:“果然如此,我猜得一點兒不錯。” 

 皇太孫是太子嫡長子,而竟陵王是太子同母弟,只要皇太孫死了,蕭子良即位豈非名正言順? 

 不過話雖如此,實施起來卻很有難度,齊武帝難道不會安排大臣輔佐蕭昭業麼? 

 【對於王融的想法,蕭衍卻認為,擁立蕭子良一事非同尋常,而王融的才能並沒有足夠的才能,一定會失敗。果然,王融的謀算最終失敗,他本人被下獄賜死,蕭子良也沒有成功登基,很快就去世了,死後諡號為文宣王,皇太孫則順利即位。蕭昭業雖然做了皇帝,但從他的為人處事看來,還不如讓蕭子良做皇帝,起碼蕭子良能做明君,而蕭昭業大概只會是昏君。不過,蕭昭業的昏庸,正好給了某些人機會,或者說他的昏庸是某些人所樂於見到的,某些人是誰呢?自然是輔政大臣、西昌侯蕭鸞。】 

 劉邦對小劉恆說道:“看見了麼,這就是德不配位的下場,即使做了皇帝,也不代表能高枕無憂。” 

 呂雉嘴角微微抽搐,你指桑罵槐能再明顯一點麼?!還有,劉盈才是皇太子,你抱著薄姬的兒子說什麼為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