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未明 作品

第302章 安史之亂

 李世民冷笑道:“蛇鼠一窩罷了,竟還自己鬧起來了。” 

 在他看來,這三人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他們內部如何爭鬥,他壓根兒不在乎——這不就是三個老鼠為了爭奪利益打起來了嗎? 

 他不僅不擔心,他還希望他們打得再激烈一點,兩敗俱傷才好。 

 李治若有所思:“李林甫老謀深算,因此安祿山畏懼,而楊國忠顯然不如李林甫心機深沉……楊國忠說安祿山一定會謀反,是因為他察覺到了什麼,還是說這只是他的詆譭之言?” 

 楊國忠雖然是李隆基的寵臣,但安祿山也不遑多讓,楊國忠難道會沒有證據便陷害一位同樣深受寵愛的重臣麼? 

 李隆基笑容緩緩消失了,這究竟是楊國忠的一面之詞,還是確有其事? 

 經歷了武惠妃、李林甫的事,他已經無法遏制自己的疑心,而疑心一旦升起,就不能輕易消去。 

 朱元璋笑道:“楊國忠雖然沒做過什麼正經事,但這話卻沒說錯。” 

 無論楊國忠是真的認為安祿山會謀反,還是出於排除異己的目的,都無法改變最後的結局——那就是安祿山真的反了。 

 朱棣面露感慨:“若是李隆基真的信了楊國忠,歷史又會走向何方呢?” 

 他想象不出那樣的景象,安祿山的確是安史之亂的主導者,但安史之亂並非只因安祿山一人而起,同樣還有許多矛盾匯聚在一起。 

 【其實並不只有楊國忠認為安祿山一定會謀反,張九齡也說過這樣的話,如果說楊國忠說安祿山謀反是為了除掉對方,那張九齡就堪稱大預言家了。開元二十一年,安祿山征討奚、契丹,結果兵敗,張守珪要按照軍令將其處死,結果李隆基赦免了安祿山。張九齡對此十分不贊同,上書說安祿山一定會謀反,希望李隆基能下手永絕後患,李隆基對此的回覆是,不要因為你的臆測害了真正忠誠的好人。安祿山懂得討好李隆基,因此李隆基會覺得他是好人,但現在看來,這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因為安祿山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亂臣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