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琿丶 作品

第105章 八百道侍

漢州西北邊境。

懸崖邊上,幾百名身著雙魚服的煉士面容剛正,聳如直松。此乃子午玄機城八百道侍。當中大部分都是巨持,而位至象翥者不下四十餘人。至於為首的五位大尊,皆已到了全真位。聲勢罕見,著實不小。

五尊目望東南方,目光彷彿可以穿越崇山峻嶺直達漢州。禹治和鍾華站在最前方。在後矗立的左慈、晏幾回、申鈺三人,雖屬大尊之列,卻為玄機城的二代弟子。今兩位城輔親麾道侍大軍,所有人望其項背,因此二代尊者也只能俯首在一代大尊的身後聽從號令。

禹治和鍾華總是意見不合,這不,今又在半路上大吵起來。斥候方才來報,趕屍派的魔黨已在漢王宮現身。八百道侍得知,均感漢州岌危,務必遄塗才行。未曾想,左城輔以局勢不定為由,仍不肯點頭進發,乃至這幫馳援的正道大軍停滯不前,尚未踏進漢州邊境。

實際上,玄機城為了弊絕獨裁,自元祖死後,特設兩位城輔共同決策大事,即便是城主親自下令,兩位城輔也能靠著手中的一票否決權給予否定。

前方一步就是漢州境內,左城輔卻在半路延誤軍情,於是向來心平氣和的右城輔再也沒法淡定,再度厲聲厲語陳說厲害。也許,鍾華就是因為當了城輔,才使自己駐顏失敗,搞出一頭華髮。

靜觀左城輔和右城輔爭論不休,晏幾回和左慈蜷縮著脖子,誰都不敢發話。這兩位二代大尊也是高屋建瓴之輩了,以往出師,麾下道侍莫敢不從。由於此次魔道獗痞,惟恐鎮壓不住,驚得兩位城輔大駕親麾,乃至左慈和晏幾回尊威盡喪,只能立在一側弼諧。

禹治和鍾華聲若沉雷,幾近對罵起來,而氣氛到了這裡,一般只能等雙方累了,吵不動了而告終,否則只有城主出面才能制止。旁人要是胡亂插嘴,但凡說錯一句話,那就極有可能引火燒身。此事無關對錯。左慈和晏幾回已在玄機城呆了一百幾十年,彼此心照不宣,於是緊閉唇舌,任兩位城輔唾沫橫飛,盡興為止。

但兩位城輔吵得不可開交,而各自的親傳弟子竟然默不作聲,申鈺嗤之以鼻,末了櫻口一張,突然吒聲。

幾句話驚得左慈和晏幾回面面相覷,也唬得兩位城輔面色駭然,幾個人或以為城主駕臨。

俄頃,兩位城輔的面色逐漸回暖,居然停止了爭吵……

申鈺英顏之貌,其實同那左、晏二人一樣,僅是一位二代弟子。方才在她說話之際,左慈和晏幾回捏了一把汗,真怕兩位城輔老臉一翻,就此勃然大怒。

怒,是不會怒的。

申鈺乃城主古荘之徒,只比納蘭荘年小几歲。本也賜了“荘”字為名,然而“荘”字如山,壓得人喘不過來氣。在她年輕時候,就不以“申荘”為名,對外都以“申鈺”自稱。直到位至全真之後,她天性得以釋放,於是貿然犯下幾樁大不敬之罪,正式削了荘名。所謂無“荘”一身輕,誰敢跟她講理論道,那便是年紀輕輕不懂人事。

古荘擇徒甚嚴,偏對申鈺不拘一格:譬如莊不莊重的,都不打緊,只要她別再犯法就行了。甚至後來,申鈺和一個“凡人”結成伉儷,這位城主也選擇了理解和寬恕。

這事兒不光彩,當流言蜚語傳遍了玄機城的每個角落後,申鈺就自己走了。又說是被城主趕出去的。反正有關她的傳聞都很負面,搬出去住,自能清淨很多。但也大可不必,畢竟位至全真的她,乃僅次於納蘭荘的二代大尊。有人敢在背後嚼舌根,卻不敢當面指指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