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琿丶 作品

第85章 做個文章

“這就是解決饑荒的辦法?不行,旦河一定要修,縱然我們遊氏不去修,也要告知漢王!糧食問題,兒子會想辦法,請父親把這件事情如實稟報漢王,決不能拿著百姓的性命當兒戲!”

“混賬東西,你怎麼就是冥頑不靈?稟報漢王有何用?上陽遭遇蝗災,為父沒有上奏?漢王表面說的好聽,但是真正管過嗎?到了最後,還不是把這些問題甩給我們遊氏?漢王要的是一條排除萬難的胳膊,而不是一根逢事就奏的舌頭啊。漢州政務沉痾,漢王哪有餘力應付此事?倘若奏報上去,漢王知情而不為,那是失徳。所謂不知者不罪。他日旦河決堤,遊氏雖有欺瞞之罪,但也維護住漢王威徳。況且天災難測,誰能預料旦河將要決堤?只要善後得當,有罪,也不至死。如此一來,既能達成我們遊氏想要的目的,又能保全漢王的顏面,何樂而不為呢?”

“二弟,父親說得沒錯,萬事要以遊氏為本啊!築堤不是小工程,今日的漢州不是往日的漢州,州庫裡沒有銀子,換做是漢王,也難調動那些氏族煉士,沒有利益驅使,誰管這事兒?就拿我們豢養的那幫家臣來說,要他們此時修築旦河可能嗎?只有到了旦河真正決堤,他們再也收不到水路的稅銀之後,那幫人才急,才會主動請纓,這事兒,二弟怎麼想不明白?”

“父親!大哥!你們!唉……只重自身利益,不聞百姓死活,這和野匪有何區別?還不如回到烏桓繼續落草……”

“回不去啦,人往高處走,好不容易走出那個山窩窩,怎個回去?二弟,此事你勿插手,我和爹已然敲定,到時候水災一發,以漢王的仁徳,還不主動撥銀賑災表表心意?是,以四象門現在的財政來說,是沒多少賑恤,但足夠讓我們湊齊三十萬。伊藤部幾番來催,再不交敬銀,恐又大刀闊斧逼向百姓。說來說去,都是境況使然,你也別怪我和爹,誰讓你經營不善,拿不出銀子……”

聽到此處,木蘭荘晃晃拳頭,發現鬼隱符的靈氣耗盡,便鬆開拳頭,吹吹手掌。

慕容酒也在聆聽,但隔了幾步距離,入耳的聲音不清不楚,隱約聽到的話語沒個來由,捋不順暢。

他撓撓耳朵,“好像沒有提到赤鳩劍啊!”

木蘭荘蹙緊眉頭,看著天邊密結的烏雲,仿若將周遭拉進混沌,極盡凶兆。

她不通物象堪輿,卻能看出半點零星,更從方才的對話中,驗證了上陽有難,一時之間,不免感慨,“這場雨醞釀多時,恐是一場災難。當年東方弘辛辛苦苦剷除上陽水患,未想不到十年,這裡又將陷入汪洋。身為衛道者,衛何道?今朝百姓有難,我決不能放任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