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琿丶 作品

第48章 繁榮之路

成祖皇帝通靈煉因石,應是天大的機緣。孰料,他隨後竟想憑藉《大修真》之口訣煉化煉因石熬成丹藥,如此欺師滅祖的想法天地不容。

《開元手札》之尾,記錄了成祖皇帝的死因。

煉因子圓寂之前,曾對玄機城的列位徒弟交代,務必整肅禁土,凡有煉士興禍作亂,無論是何名色,必須戮力剷除。煉因子死後,成祖皇帝因通靈煉因石,加至國君身份,一直號令玄機城。卻在開元八十四年病重無方之時,妄想利用奪人之法煉化煉因石。在此之下,龍昊率領玄機城一干煉士,闖入皇宮奪走煉因石,而成祖皇帝亦在此時被龍昊所弒殺。

此後,大羲國再也沒有新君繼位……

看了《開元手札》,岑紹百感交集,思緒萬千,憂喜重重,不去說憂,喜的是,——得知有人通靈玄器,這讓平生之夙願看到了希望。

自從來到上陽郡,岑紹的心思變得沉重,艙內幾人不外乎賞花來的,看他事務繁多,接下來還有生意要張羅,定然沒有時間尋歡作樂,加至老東西辭行,作出“不損友”的表率,正是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來日亦可相聚,於是紛紛告辭。

朋友們要走,且去意堅定,岑紹不便強留,遂一一道別,獨領船隊發往別地。

上陽郡共有七個縣,東境水路分有兩條大河、一方淵潭:對接長江的乃是旦河,天水淵居中,弘河最長。

上陽水路南北一線,由南向北,行至天水淵便是桃花縣;此後轉上弘河,沿途經過南岡縣、大澤縣、潼窯縣,接著就到達郡治上陽;再往後,分別途徑長崎縣、水觥縣,盡頭以瀧川縣是終。

整條水路途徑之地,乃上陽溝壑之地,地勢極低。

許多年前,“兩河一淵”還未存在時,每年只要雨季來臨,那鋪天蓋地的洪水猶如天河決圮席捲上陽,幾乎看不見一塊淨土,但凡落戶的百姓只能盤簇山頭,生活較為原始。

漢州初定的時候,四象門門主朱璋高登王位,為了鞏固統治,論功敕封七個公爵,各賜一郡作為封土,其中東方弘功勳最大,便想把漢州最大的馬原郡相賜。

馬原郡地大物博,人口興旺,自古都是兵家必爭的肥肉,而四象門麾下的那些氏族,做夢都想得到馬原郡。東方弘心思細膩,不想立於眾矢之的,又覺上陽郡積苦良多,更需妥善治理,便索要上陽郡作為封地。

朱璋震驚之餘,深知東方弘所想,遂讓他如願以償。

東方弘領了上陽郡以後,立即頒佈政令,志在半年之內斬鋤水患。

這本是個安撫百姓的政令,卻沒想到,政令一出,大批百姓舉家逃亡,這讓人口本來就少的上陽郡陷入窘境。

東方弘不解,感到鬱悶而又愁苦。

羅瀾見此,笑他是個莽夫,“為民謀福乃是好事,但操之過急,反而適得其反。遙想羲皇也曾有過治水的先例,據說前後花費九年光景,不僅耗費錢財無數,還累死勞民數十萬之多,你要在半年根除水患,哪個百姓聽了敢留?”

聽完,東方弘的愁色遽散,哈哈大笑,“原來百姓誤會了我!”

此後,他也不阻止百姓逃亡,只將兵府一干兵侍調來上陽郡,意思是與民秋毫無犯,此工程由修煉者一併包攬。

以修煉者之力興修水利,確實可以事半功倍,然而前所未聞,堪稱奇聞。當時身為兵府副都督的朱旦得知此事,頓時大笑不止,說道,“修煉者何等身份?天下煉士全都自命不凡,高人一等,怎肯屈身當作苦力?何況興修水利,不在職責之內,豈會聽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