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華山論劍

但李四有知道,那就是爹孃的墳,就是那座當年埋了他們一家的初冢。

他沒有動手掃墓圓墳,心裡隱隱約約有種感覺,如果讓人知道這是他爹孃的墳墓,將來怕是有不好的事要發生。在心中念道:

“爹,娘,妹妹,小黑。四有來看你們了。我不信佛,可真希望你們有來世,下輩子能投生到人人安居樂業的太平盛世。”

跪下磕足了九個頭,掏出帶來的馬奶酒澆在墳前雜草上。念道:

“四有無能,十五年碌碌無為,若我有一日能令此世間見太平。再來看你們。尚饗!”

禮畢,收起酒囊轉身下山,竟不在此地留下一絲一毫的痕跡。

***

華陰縣。此刻趙千乘不在,僅餘一些錦衣衛的底層小卒子。

兩日前,縣中管戶籍的主簿黃昏時分偷偷來到玉泉院外邊的一座宅院。屋裡亮著燈火,靜虛道長早已等待多時。屋裡的幾大口箱子打開,靜虛道長問他:

“官印帶來了嗎?”

主簿自懷中掏出他偷帶出來的官印,吞了吞口水。靜虛道長揮手,旁邊一個道人打開一個小箱子,燭光下,整整齊齊幾排擺放好的金錠,怕不是有兩百兩。那主簿不再廢話,直接開始忙碌,將所有大箱子裡提前造好的地契、魚鱗冊蓋上官印。依照朝廷律令,一式數份,足足好幾千套,忙乎了近兩個時辰。事了,靜虛道長道:

“這些地契留一份給農戶,剩下的要在朝廷各處存檔。今晚能不能運回縣衙?”

主簿道:“要做就一次做完。這些文契一輛馬車能裝完,乘夜運到縣衙戶房,將戶房作廢的舊文契換掉。”

道長問:“縣城宵禁,有把握通行嗎?”

主簿道:“我早已安排好人。”

旁邊的道人當即將幾口箱子搬上門外馬車,二人坐上馬車直奔華陰縣城,城門口果然給留著門,一路到了衙門口,又有人開門。到了戶房,主簿掏出鑰匙開門,二人合作,將箱子裡的新文契存放好,再將換出的舊文契裝進帶來的箱子裡,重新搬進馬車。現在不方便出城,那主簿回家睡覺,道長趕著馬車直接駛入玉泉院在縣城的那處大宅院。裡面一個粗手粗腳的婦人開門,正是李四有自塞外救回來的其中一個。藏好箱子,靜虛道長親自看守,就等天亮後運出城銷燬掉。

大事已經做完了一半。這次洪興社收了將近兩萬畝地,七成是零散農戶自發換契,剩餘三成是幾十個大地主賣的。今晚先把散農的契約換了,本來是你情我願的合法換契,但這一次人太多聲勢太大,還是悄悄地做了為好。剩下的幾十個大地主卻不能再偷偷摸摸,必須做在明面上,讓人挑不出刺來。

兩天後,衙門即將關衙放年假。縣令不在,十幾個官吏只有一半在,都在操心自家年貨無心坐衙,手下的差役也只有零散十幾個在。衙門大院裡傳來一陣喧囂,幾十個穿長衫的地主老爺一齊來到戶房外,口稱自己已經和華陰李秀才定好了交易田地,要趕在年前在衙門過戶。戶房主簿早已心知肚明,他不敢立刻辦,就等著別人遞臺階。旁邊一個其他房的吏員問道:

“這好幾千畝田地一齊交易發賣,李秀才哪來這麼多的銀子?你們莫非是被人逼迫?”

這話狠毒,言語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