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有 作品

第19章 豈讓儒冠誤此生

春耕結束,期待的時刻在馬連良煎熬中到來。

朝廷早已放出風聲,此時鄉野間農夫雲集,大車騾馬成片,洪興也選出部分少年加入運糧隊伍,靜虛道人領頭,玉泉院派出數位道人跟隨壓陣,指揮眾少年和各村莊壯丁集結縣城,而後準備分批押運糧草奔赴邊關。

這日,李四有趕走馬連良,停止練功,洗沐完畢,負手靜立自家小院。

張招弟遞杯茶,小心翼翼道:“前些日子你一心練功不好跟你說,我弟他......”欲言又止。李四有接過茶一口氣喝完,遞迴茶杯,道:“靜虛道長跟我提過,你弟弟仗著我的名頭偷懶把滑,他既然不適合洪興,那就當眾逐出去。公是公,私是私,洪興不是我一個人的。”又道:“給他些錢財,算我們夫妻送的,不要太多,能讓他餓不死還能讀得起書就行。”

張招弟舒口氣,轉而擔憂夫君,道:“你這一去啥時候才能回來,我肚子不爭氣,還沒見動靜。”說著說著哭起來。

李四有面色轉柔,卻道:“我該去。不為建功立業,只為無愧於心。”

次日凌晨,天未亮,李四有起身,接過丫頭提前打的包裹背好,負長槍,挎長弓,腰別短棍,囑咐一句:“等我走了,你去找守拙道長說一聲,就說我已經走了,不要擔心,我必然回來。”

馬連良牽著四匹馬等在道邊,兩人上馬,一人雙馬,走馬過縣城,直奔大河渡口而去。趙千戶站住華陰縣城牆上,清晨薄霧,天光未明,四下裡看不見人。自言自語:“我是望你死,還是望你活。你死了,我難受;你活下來,我更難受。可惜了馬連良。看各人命罷!”遙遙一拱手。

李四有二人即為大軍斥候,提前出發趕往大同鎮。此次成化皇帝出塞計劃重點在大同張家口,以此為根基向草原擴展兵峰,壓迫瓦刺決戰。華陰縣運的糧草卻是到榆林,那裡雖是邊疆重鎮,卻不是主攻方向。二人慾渡大河,走汾河河谷,經太原,轉宣府,最後達張家口。

幾日後將近太原,其時正當晌午。李四有隱隱聽到前方有喧囂打鬥聲,不動聲色繼續走馬而行。

片刻後,當道有個提刀漢子奔逃而來,身後一大群黑衣人自道邊樹林追出,各執兵刃,叫囂:“別走了姓楊的!”

那姓楊的漢子滿身血汙正在逃命,見前方有人擋道,其中一人竟然穿著錦衣衛飛魚服,驚愕之下遠遠停住腳步,立刻被追兵圍住。

李四有大喝一聲:“前方何人擋道?錦衣衛在此!”

一眾黑衣人見有個穿飛魚服的在,一時間只圍住那姓楊的先行觀望不急著動手。又聽那少年呼喝,身旁那錦衣衛卻只是板著臉不發話,似乎以那少年為首。心裡拿不準,以為那少年必是個大人物。

當下走出個極為雄壯滿臉鬍鬚的大漢,反握單刀抱拳一禮,道:“日月神教風雷堂童百熊請教了。我神教在此處理叛徒,錦衣衛的朋友走的是陽關大道,還請自行離開,我等不敢得罪朝廷。”

言語客氣,神色桀驁。

識海深處陽光明媚的少年輕哼歌謠,李四有眯眼看這位童百熊,忽的一笑,道:“敢叫我錦衣衛讓路,好大的膽子!”

眾人見他似要翻臉,自是不懼,手中刀劍紛紛揚起。身邊馬連良板著臉心中狂罵,你特麼也算錦衣衛?卻是默默抽出繡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