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195章 195我想開個小洞,結果你把鍋都砸了

 第195章195我想開個小洞,結果你把鍋都砸了

 朱標見王布犁幾句帶過郎中醫院的事,以為他有什麼急事,連忙追問道:

 “何事?妹夫你儘管說。”

 “太子殿下,我搜集到了一點有關京城牙人的罪行,發現這個行當害人不淺、

 正好我江寧縣的監獄改造好了,理應整治清理一二,還給往來客商一個公平的經商環境。”

 “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

 到底是社會經驗豐富的徐達開口提了一嘴。

 朱標沒遇到過,何文輝也是自幼跟隨朱元璋。

 王布犁以前不管這攤也懶得接觸,只不過是偶爾聽說如何坑人。

 現在他得想法子為縣衙創收,從而養活一二追隨自己的兄弟們。

 江寧縣“及時雨”,那可不是白叫的。

 若是有意授徒還是要給他們錢財作為補償的。

 唐詩流傳下來的很多,不出名的人也不一定都是文豪啊。

 這玩意是別人給王布犁代寫的,朱元璋根本就不相信,他以前也是大字不識一個,還不是寫了不少詩。

 便能夠理解出王布犁寫的那首詞是何等的灑脫。

 “此事我會考慮的。”

 對於王布犁那首詞,朱元璋更認為應該放在末尾,放在開頭很少有人能夠理解。

 他是真想要這樣的臣子!

 做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強上許多,如今正是開國初年,都沒有銳意進取執行,如何能給後世子孫起一個好的表率作用?”

 朱標只是頷首,並沒有答應。

 王布犁也仔細打量了一下徐輝祖,發現這個小子大概在一米九左右,還長了一副好麵皮。

 我大明既然重開日月,若是能編纂出一本醫學著作來,想必也會讓他們隨著大明一同流傳千古。

 直到三家歸晉後,在結尾看王布犁寫的那首詞,朱元璋才更加的有感觸。

 徐達對於這些老郎中還是有顧慮的,因為許多人老了就認死理,形成固有的認知,輕易不會把自己的手藝傳給外人。

 眾人在徐達家裡喝了點茶便各自散去。

 徐輝祖長得比王布犁還要高,說句面若冠玉也不為過,跟隨他爹在軍中歷練。

 幾個人又把話題轉到郎中醫院這裡,詳細的商量了一會怎麼儘快的在全國各府、州、縣、監獄、國子監、會同館、邊關衛所、村子等選派醫生。

 徐達倒是有些理解了,天子為什麼要把王布犁安排在典史這個位置上,沒有像韓國公之子一樣,讓他當個清閒的官員。

 “這件事我建議讓吳王主持,就當是為後世子孫留些有用的醫書,將來也能惠及天下。”

 當真是千年難得一遇啊,諸葛亮六出祁山死在五丈原的時候,朱元璋都看的流淚了。

 無論是刻石紀念,還是著書立傳,都圍繞著名。

 “這錢真有人捐了,就刻在石碑上,咱倒是怕有些郎中不願意來,教壓箱底的手藝。”

 王布犁這個鐵桿的太子黨,也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當年他打敗陳友諒可沒有書上寫的那般風輕雲淡,反倒是極度危險,稍有不慎,便全盤皆輸。

 這種人合該去當大漢將軍在皇宮站崗去,可以給朱元璋長面子,就得安排在儀仗隊。

 相比於自己的親外甥李景隆,朱元璋更加器重徐達的這個長子,認為他有其父之風,將來定然能夠撐起一攤來。

 看樣子王布犁對於這件事的謀劃,不單單是淮西勳貴們要摻和進來,還要皇室也摻和一腳,畢竟按照他爹的安排,王府也是有良醫所的。

 朱元璋對於寫三國演義的羅貫中也給調查個底朝天,原來是跟過張士誠,可惜出主意不被張士誠所採納。

 王布犁對於本草綱目什麼的也不是很瞭解,但老五對於醫學還是十分感興趣的。

 朱標頷首,他知道王布犁想要開書店賣三國演義的事。

 相比於韓國公,他的長子實在是不怎麼有才智,不如眼前這個女婿會辦差事。

 徐達叫長子徐輝祖出去送一下。

 那本書自家父皇也抽空看了,尤其是瞧見赤壁大戰更是哈哈大笑。

 “嗯,你小子說的有幾分道理。”徐達摸著鬍鬚哈哈大笑:“咱覺得這種事是挺讓人心動的,好法子。”

 徐達看著王布犁與朱標兩個人之間的對話,心中猜測他們二人也相熟,關係也極為不錯。

 “無妨,做總比不做要強。”王布犁對於這些事毫不擔憂:

 “自從醫術被人掌握後,從古至今經歷過許多戰亂,早就遺失了不知多少。

 這種東西有感而發,用不著非得是那些大文豪才行。

 朱元璋是願意當劉備的,特別希望手底下能出來幾個諸葛亮這樣的臣子。

 “此事,我會稟報父皇的,這些牙人也該老老實實的了。”

 倒是讓朱元璋在三國演義所寫的謀士當中,找出來了羅貫中自己的影子。

 陳友諒的戰船可要比曹操的又大猛。

 朱標對於王布犁提的建議很重視,就算他是為了監獄搞創收,那也得先支持一波。

 待到告辭後,王布犁便慢悠悠的巡街,打算回家休息。

 徐輝祖回去之後同他爹說了一二。

 “駙馬是個有本事的人,治理政務是把好手,將來必定是出相入將之人,你可與他多加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