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176章 你安排託了?

 第176章你安排託了?

 王布犁的話對於老一輩子,真正從戰場上廝殺滾起來的掙下爵位的人而言。

 就是個屁!

 忽悠不動的。

 可是王布犁的話對一些未曾進經歷過社會毒打的“學子”們,簡直是降維打擊!

 他們正是心氣高的時候,認為自己天下第一。

 或者說全天下都應該圍著他們轉。

 那幫老頭子不過是運氣好點,我上我也能行。

 解縉看見他親哥都變得激動起來,遂拉著他的衣袖:

 “大兄不必聽駙馬多言,他說的話不可信。”

 解倫面露不解之色,遂開口道:“怎麼呢?”

 “國子監的學子擅長讀書而不是擅長刀劍,想要成為第一代國公幾乎沒有可能。”

 饒是方孝孺也被王布犁的話給鼓動起來了,可是聽著一旁神童的言語,當即冷靜下來。

 博士樂韶鳳不想這些人被王布犁給忽悠了,如今的情況與當年的情況是一樣的嗎?

 “駙馬爺,戰爭並不是你所言的那些美好,勿要如此蠱惑我國子監的學子。”

 樂韶鳳這個人可是當過兵部尚書的,他處理過戰事,知道戰爭的殘酷。

 別看國子監有三千多名學子,可是一旦上了戰場,能活下來十分之一,就已經是幸運之人了。

 他們這些人註定是要成為國家棟梁,治理地方,哪能去前方當填線寶寶呢!

 聽到老頭的反駁,王布犁也並不惱火。

 讀書人之間不相互幫忙,如何能把團體做大啊?

 “我方才舉的例子是對沒有家業繼承的勳貴子弟們說的,他們至少有這個家傳便利,有武藝傍身,有家中教導。

 至於更多的讀書人,我真看不上他們,連刀子都拿不起來,雞都不會宰,如何去戰場上殺敵有封爵的機會,一個個別做夢了!”

 兩句話,惹惱了在場的許多讀書人。

 他們大叫著,誰說我連刀子都拿不起來的。

 朱標也沒想到王布犁會開全體嘲諷,忍不住嘆息一聲,如何能說出這種大實話來?

 況且鼓舞他們讀書,也並不是為了讓他們去戰場上廝殺。

 倒是朱元璋的嘴角歪的都壓不住了。

 經典的口頭打壓,說你們不行。

 有本事就給咱做出來瞧瞧。

 老朱發現王布犁這小子在官場的門道上,真是精通,比他兒子都要強上許多,是個能夠輔佐皇帝的料子。

 先不說他家庭勢力微薄,就是普通人家,如此就更能讓老朱放心。

 背後沒有利益牽扯!

 他大哥也早早的成親,而妾室生出的兒子,縱然有王布犁的身份,也不會娶到什麼勳貴家裡的嫡女。

 唯一需要擔憂的就是他妹妹,不知道是誰家會打主意。

 但是王布犁這個駙馬的身份,就把他綁在皇家戰車上了。

 王布犁的反問當即惹惱了樂韶鳳,他站起身來對著周遭學生喊道:

 “諸位,大明第一功臣韓國公也並沒有前去戰場上廝殺,可他也封爵拜相。

 你們不要聽王布犁信口開河,自暴自棄,伱們也有很大的用武之處。”

 “夫子說的對。”

 學子們聽著博士鼓舞的話,更是紛紛叫嚷,你王布犁憑什麼看不起人?

 王布犁的嘴角也有些壓不住了!

 怎麼個意思?

 這還有助攻是吧!

 先前也沒說要打配合啊,難不成是老朱他給安排的託?

 王布犁側頭看了國子監校長李文忠一眼,見他暗暗搖頭,心裡瞭然。

 原來是自己接二連三的打擊給這個老頭裝進套子裡了。

 待到李文忠出來主持局面,讓眾人都安靜下來之後。

 王布犁才開口道:“這位夫子舉例並不妥當,天底下有幾個韓國公那樣的人才啊!

 你們也配與他相提並論,都去撒泡尿照照自己個是什麼材料,到底是璞玉還是茅坑裡的爛石頭。”

 一石激起千層浪。

 王布犁可謂是開了全地圖的嘲諷。

 於是群情激奮,還有辱罵他不過運氣好當了天子的女婿,他一個四書五經都不懂的人,如何敢來嘲笑他們的。

 朱元璋對於學子們辱罵的前半部分很是滿意,對於後部分卻是不認同的。

 前兩屆的進士們為官後,多是不務實,一丁點法家的理念都沒有。

 朱元璋是要用儒家來統治百姓,但真要做實事還得靠著法家的制度。

 甚至科舉這個制度都是屬於“法家”,只不過給披上了一層儒家的外衣。

 因為光是考試不聊道德這件事,就不像儒家了!

 科舉是有利的打破世襲制,面向“大部分人”的選官,以此來平衡朝廷血脈的統治。

 法家是喜歡辦實事的老實人,而不是喜歡儒家的那種“善於空談的道德完人”。

 所以朱元璋才會急切的制定大明律,並且還要進行更改完善。

 科舉考試並不會考你的品德,也不會考你對聖賢之言的實踐,就是皇帝給你一個當高級牛馬的機會。

 這些官員有幾個是道德高尚的賢才呢?

 執政這麼多年,朱元璋就遇到宋濂這麼一個讓他感到放心的老實人。

 兩袖清風的臣子朱元璋很喜歡,但他又不喜歡儒家推崇的聖人。

 如此一來這種臣子身邊便會容易聚攏人心,成為吏治的隱患,進而威脅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