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 作品

第134章 134你他孃的,真是裝糊塗的天才

 第134章134你他孃的,真是裝糊塗的天才

 “韓國公勿怪,家父方才酒喝了許多,此時已經睡下,恕不能接待您。”

 王布犁對於李善長的到訪,著實是意外。

 現在坐在他眼前的可是大明第一功臣。

 民間天天吹劉伯溫,但實際上劉伯溫不如李善長為朱元璋謀劃的多。

 而且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也並不是劉伯溫提出來的,是朱升這個讀書人。

 可以說朱元璋以前的謀士,都是那種在大元考科舉都考不上進士的落榜生。

 他們大多都是跟朱元璋的老兄弟們一個階級的。

 但是劉伯溫為代表後來投效的讀書人,卻是大元食利階級的。

 兩方人從最開始的不對付。

 到現在被朱元璋主動挑動延續下來的不對付,已經成了無法抽身的內鬥,除非大家都死絕嘍,黨爭才會停下來。

 “無妨。”

 李善長對於王布犁的相貌判定倒是上乘。

 再加上此子善於破案,必然是心思縝密之人,能獲得天子的賞識,也在情理之中。

 饒是他追隨朱元璋這麼多年,可也猜不透朱元璋的心思。

 特別是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心思就更不好猜了。

 李善長此時依舊沒有絕了入仕的心思,沒有放棄對朱元璋的幻想,因為他跟隨朱元璋打天下,也想要在治理天下,實現自己心中的抱負。

 故而李善長對於胡惟庸的所作所為,也就冷眼旁觀,等著陛下出手收拾他呢。

 胡惟庸讓自己的親弟弟來說服李善長,李善長從心底裡是厭惡的。

 他是什麼臭狗屁,也敢拿我當刀子用?

 或許是汪廣洋那個軟蛋的彈劾沒有成功,便讓胡惟庸越發的傲氣起來了。

 相比於胡惟庸,汪廣洋無論是從資歷還是功勞而言,都在他之上。

 要是李善長壓制汪廣洋,汪廣洋當真是沒話說。

 可胡惟庸是李善長的跟班,竟然成了汪廣洋的頂頭上司,派系鬥爭極為緊張下,汪廣洋率先出手,彈劾胡惟庸。

 結果汪廣洋被朱元璋一腳踢走了,彈劾失敗。

 現在胡惟庸竟然想要利用他李善長,李善長也不是汪廣洋那個僅僅失敗了一次後,就啥都不敢再幹的窩囊廢。

 “韓國公吃了嗎?”

 王布犁不清楚李善長的用意,只好暫且扯閒篇。

 “吃過了,老夫聽聞陛下賜婚與你,特地帶犬子提前認識一二。

 畢竟在尚公主籌備婚禮這件事上,老夫還是頗有心得的。”

 聽到這話,大哥王貫眾倒是極為興奮。

 臉上因酒露出的紅潤之色越發明顯。

 韓國公啊!

 大明那個讀書人,不想成為韓國公?

 別看胡惟庸現在是大明丞相,可在眾人眼裡,他給李善長提鞋,都不配。

 可王布犁卻不覺得李善長就單純的來告訴你一聲,屈尊降貴的來與你結交。

 像他這種政治人物,所言所行大多都隱藏著,他不方便說與外人聽的心思。

 “那小子多謝韓國公提點了。”

 王布犁親自給李善長倒茶,表達謝意。

 李善長瞧著王布犁的言行,很沉穩,而且也不焦躁。

 相比於他兒子得知當了駙馬後,興奮的都要橫著走了,大不相同。

 李善長不得不佩服自己的老上位眼光還是毒辣,看人選人砍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儘管李善長來之前叮囑他兒子李琪把頭低下,可出身的差距,依舊是讓讓李琪喜歡用鼻孔看人。

 說實在的就是李琪心裡不滿意。

 我李琪大明第一功臣、韓國公長子,家裡可是有著天子下發的丹書鐵券。

 結果我這樣的家世,娶的是大明庶長公主,而且婚後沒多久就受到了老丈人的責罰。

 眼前的王布犁,他就是一個郎中的次子。

 他爹在為陛下統一大明的過程當中,可是立下什麼汗馬功勞?

 沒有啊!

 結果他偏偏娶的是天子的嫡長公主。

 如此偏袒的行為。

 李琪作為朱元璋的大女婿,心裡自是十分不滿的。

 可是礙於他爹的顏面,又不能多說話,免得脾氣上來,反倒讓他爹的這份降尊禮賢下士沒有取到良好的效果。

 “哎,從今往後我們便都是一家人了,如何能說兩家話?”

 聽到一家人這話,王布犁臉上的笑意更濃。

 伱除了李琪這一脈的兩個嫡子,幾乎死三族的人,誰要跟你是一家人吶?

 朱元璋殺起人來,可不管你有沒有鐵券。

 這個鐵券在朱元璋的所作所為下,其實跟司馬懿指著洛水發誓並沒有什麼區別。

 全都是上位者脫了褲子拉屎。

 但目前這些勳貴們,可都是相信免死鐵券真能免死的!

 朱元璋從來不否認李善長是大明開國的第一功臣,他嫻於辭令、明習故事,處理政務裁決如流,調兵轉餉而無乏。

 他恢復制錢,榷淮鹽、立茶法、開鐵冶、定魚稅等等政策,而且在李善長死後第二年,大才子解縉代寫的一封給李善長喊冤的奏章。

 朱元璋看了出奇的沒有怪罪,因為他要殺的不是李善長。

 李善長那麼大歲數了,退一萬步講就算跟胡惟庸謀反成功,那也只能算是第一功臣,有必要嗎?

 他在大明已經取得過一次了。

 可李善長牽扯了許多人,他就算七十多歲了,為了朱家皇權的穩固,朱元璋也得讓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