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學84 作品

魔道有別 231方丈有言

季霖雨扭頭,望著白雲天的側影,不待宋長老的話說完就及時安排,心中卻苦惱鬱悶,說不清是摯愛還是悔恨,他怎麼也想不明白:孟姑娘怎麼會是大食教的太陽神?

明明她說自己是崑崙派的,怎麼……唉!一匹寶馬借來送去,最終還是還給了大食教,但願這顆藥丸,能替她減輕一些罪責。

季霖雨內心又是遺憾、又是惋惜、又是悔恨,百般滋味讓他無法拿捏、剛剛鑄就夢姑娘的相思情意。

神武通這次也傷亡了、好幾個得力干將,以後,他若再想替孟姑娘說話開脫,是不可能的了。

當初在萬寶莊,他沒有聽從諸位長老、法師的話,而今孟姑娘搖身一變、成了太陽神,成了神武通的大敵,從今往後別無選擇,只有與她劃清界限了。

事已至此,季霖雨情緒極度壓抑,內心痛苦不堪,不知是否就此放棄,還是執著而求,儼然看見自己的前途死路一條,驀然起身,急匆匆欲出門透氣,恰好和老方丈承善大師、南海島主、木子因等人照面。

就見方丈合手作揖:

“阿彌陀佛!承蒙季尊主仁義盛情,送還了九龍劍,神武通與少林寺,化敵為友再好不過,既然貴友欲索回九龍劍,適逢少林寺遭難累及各派,老衲無有不遵,唯求從此恩怨了結、永不循環。”

季霖雨聞言猶不明白,正要問明是何緣故,就聽宋長老隨後趕過來,與方丈說道:

“大師千萬別誤會,神武並非要索回寶劍,只因此前、方丈人選不定,冒出一個天竺狂僧危及武林,神武屬下擔心九龍劍、被奸人利用,是以出此下策,而今方丈大師名正言順,卑鄙小人或逃之夭夭、或成階下囚,我神武通怎麼能自食其言,豈不是辱沒尊主決斷。”

承善大師稍稍點頭、明白其意,望著季霖雨微微含笑,就見神武尊主說道:

“此前,霖雨追隨大食教是為勸誡友人,並不清楚此中原委,既然宋長老解釋了,這一誤會大師就請不必再提。”

“善哉!季尊主寬宏大量,老衲感激不盡,此處已無危急之事,就請幾位暫去東首齋堂就坐。”

老方丈說完跨出一步,並伸出右手再三禮請,有小沙彌在前面恭敬指引。

老方丈因內部生變,讓老朋友樂島主和黎島主成了保駕護航的關鍵,他們與少林寺算是多年故交,情誼已不是一般的武林往來可表。

“方丈大師客氣了,少林寺今日損毀太甚,還請早些安排人事,今五湖四海的朋友,又給少林寺添了不少的麻煩,大師不必在意小可幾位,還需提防明天可出現什麼意外,我回來時在山下遇見天竺狂僧,其人武功詭異,匆匆忙忙鬼頭鬼腦、甚是可疑。”

神武尊主謝過方丈同時提醒,他懷疑迦太堅神出鬼沒,會乘機使詐危害少林寺。

“老衲已通報達摩九院的諸位師叔師伯,全權守護所有傷者,至於天竺僧人,呵呵……老衲看來,他已被木天師的神妙劍術嚇破了膽,何況當世高人、少林寺也已聚齊十之八九,縱然一個狂僧,也未必能毀我武林義脈。

今天老衲與兩位少俠商議一下,看來大食教有吞併中原武林之意,契丹人雖然鬧騰幾年,卻未成大氣候,如今退回遼北、野心未死,倘若兩者聯手,則天下勢必危如累卵,不知季尊主和木天師、是否贊同老衲的管見。”

“大師明察秋毫、一針見血,關於大食教與契丹人勾結,木某亦有聽聞,大食教所以敢長驅中國,無非是倚仗三位奇技女神,今天雖然不戰自退,但毫髮無損,絕非值得武林豪傑慶幸。”

文天教的木天師仍有憂慮。

“豈止毫髮無損,反而壯大了聲勢,連羅浮山的人都被他們使計收服,這大食教不可小覷。”季霖雨憂心忡忡無奈說道。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昔日有羅浮山九死一生,野心名利崩潰、殺人無數,最終自取滅亡、身敗名裂,安公子臨陣投靠大食教,雖然有不少人義憤填膺,乃至破口大罵不忍耳聞,但老衲仍不敢苟同,是禍是福,現在決斷為時尚早。若能懸崖勒馬,實屬武林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