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學84 作品

天降大任 天地可重生




“第二層乃地重生,致力於打通大小周天、疏通全身筋絡,使氣血充盈,精神旺盛,肌肉溫和、皮膚飽滿、腠理肥實、呼吸開闔自如,尤其做到輕、緩、勻、長、深凡五要點。輕,即呼吸輕細;緩,指進出氣舒緩;勻,呼吸節拍有致,不時粗時細;長,呼吸之間、間隔時間長;深,即要求使吸入之氣,滲入臟腑百脈,人所以生者,皆稟一元之氣。經曰:人有氣則有神,有神則有氣,神去則氣絕,氣亡則神去。故無神亦死,無氣亦死。是以此乃練元神,避冷暖飲食,可履懸崖薄冰,脫人氣,雖千鈞猶若無物,此係地重生之妙道!”



“第三層乃天重生,最為難練,山上諸人多在此阻礙,不能逾越則不可強求,欲強則折。是以天關險惡,呼吸吐納、絲毫不得有差,如同走錯路,看到的自然是另外一個世界,得到的自然也是另外的感應,皆因精氣神在體內的經絡、臟腑、關穴施以作用,不同的作用,產生不同的結果,一旦有異動,其後果將是不可逆轉的,輕則傷殘重則殞命。所以,首先心境須祥和,身體俯仰之時,要不徐不疾,肢體伸曲時,也必須有節奏和節制,柔韌旋轉綿綿不斷,時刻做到氣通血脈,意觀五臟,神馭陰陽內外而不息。”



“盤坐定意,同時圈舌頂顎咽津,用鼻慢慢納氣、用口呼出,完成後開始逆轉倒行再停止,讓起循環無始無終,直到無法感知它的分界線,而後縛手背之掌心外翻,身骨左右搖擺,先極之再止,從來往復九次方可。內息通五臟、潤五體,洗滌肌理髮膚,故肺藏魄、心藏魂、肝藏意、膽藏思、腎藏元,陰陽絞纏由內而外,修五臟、韌肌腱、固精髓,長久練習,微而專之、長遂推之,以省為貴,若存若亡、為之百動,這就叫神舍,神舍修就百脈調和,惡俗無可駐留……”



“諸欲導行,慢慢用口納氣,填腹自極,然後內氣不絕、外氣暫停,虛的閉上眼睛、實的張開眼睛,慢慢地嚥氣六長息一絲不差,等到息已斷絕,再慢慢用鼻出氣。所虛的來補、所實的來瀉,慢慢用鼻息閉口溫暖氣,咽之徐徐而下,至身輕形浮、陰陽交匯、冷熱翻騰,則魂疏五體、精領天元,一切方得完全。此關一透,可飛空明、可越山石,容顏髮膚其色澤表象,可一甲子保不變,且再練‘陰陽輪迴功’,則勢如破竹……”



三姐妹聽師父這麼詳細解說,方才恍然大悟,心底真是又驚又喜、又愛又怕,卻不知能不能如願,俱不敢立即答話,而是等待師父的安排。



“好!今夜子時,明月當空,你們在此,準時照此習練,不得有誤。”



三人起身,方才坐下時、寒冷徹骨之狀,已消失無影無蹤,更覺此功之神妙,各自慶幸。



轉眼紅日歸山,須臾晚風拂月,冰玉池畔,姐妹三人憑欄遠眺,春去秋來忽已五年,儘管平日裡也曾到處遊走,依然感到陌生。



尤其是扶搖峰,陡峭聳峙雖不覺高,仰視慨嘆之餘,曾有人講訴祖師爺曾登峰長嘯,萬谷回應。



幾代掌門均有涉足,到底有什麼?為什麼?猶覺神秘莫測。



月色純澈,灑滿這玉雪之山,神光瑩瑩,彷彿伸手就可觸摸,儘管一切就在眼前,依然是可望不可即。



始嘆人力之卑微,當下裡暗暗發誓,一定練成武功了卻夢想。子時將近,三人已各自坐在己位,隨即傳來一句“時辰到!”



便以師父所授之法,運氣行功,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鳳兒只覺得渾渾噩噩、暖暖融融,醒來已是朝陽初起。



姬飛鳳大驚,卻見師父笑吟吟地站在面前,鳳兒慌忙據實已告:“師父,弟子方才練功疏忽,請師父責罰!”



至柔轉身說:“九十九天,鳳兒,你比為師強多了,本門第一層功,有催眠絕思之狀,無須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