棟樑A 作品

第49章 輾轉騰挪

 “那好吧。” 

 興邦拿把剃鬚刀要刮鬍子。餘明走過去泡了一個熱毛巾給他。 

 “捂一捂鬍子好刮。” 

 “還得是餘明,不過你已經是副市長啦,不然我還得把你帶在身邊當秘書。” 

 餘明用手一指506室。 

 “還睡著呢嗎?” 

 “司馬龍啊?哈哈哈哈。還是生瓜蛋子。做秘書還沒開竅吶,我只好靜待花開。” 

 “回頭我給他上上課,年紀輕輕醒的比領導還晚那怎麼行。” 

 “別管他啦,你今天的狀態比前兩天好多了,你最近壓力很大麼?” 

 餘明沒有跟興邦提老管的事。 

 “是有件比較棘手的事,不過解決了,現在可以騰出手來專心搞這個農村改革試點。” 

 “這是個系統工程,比較複雜,反對的聲音也不少,所以我們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太敏感,步子邁的太大了。” 

 “大膽的闖,大膽的試,出了事我頂在一線,你們在二線。” 

 “跟著你幹,我們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 

 “改革派幹部嘛,別人給我們貼的標籤就是這個嘛。我們要對的起這個稱號,既要勇猛又要智慧。” 

 餘明不吭聲了。 

 他們這些被貼上改革派的幹部,沒有很深厚的背景,他們的官帽子,都是靠實打實的經濟增長業績支撐的! 

 而經濟增長往往是從制度和政策創新來激發出來的。 

 所以改革幹部是實戰派,是拎著腦袋衝在改革一線的敢死隊。 

 “餘明啊,沒有辦法,我們只能打起十二分精神來,把事做好。 

 我不相信別的幹部。在沿海開發集團我就招聘了一批喝過洋墨水的留學生,那些滿嘴英文的新勢力把我弄的暈頭暈腦,實際上狗屁不懂,把幾個企業搞的一團糟。 

 我要的是既懂計劃經濟又懂市場經濟的幹部,也就是一批切身經歷過兩種制度轉換的實戰派。 

 在淮海市,我只有把你和田亮亮組織起來。你們都是跟著我幹出來的,有實戰經驗,你們倆在上層把著方向,讓那幫年輕人在下面跑。 

 “哈哈哈,你真行,拉著我們一幫窮哥們光腳幹革命。” 

 “至少,在廉政方面你們是靠的住的。現在我們又是命運共同體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都是硬仗!” 

 “不是硬仗我能把你調過來,老實說,別人會說我的閒話,說我又重招舊部!” 

 “哈哈哈,那你還敢這麼幹?” 

 “沒辦法,顧參書記點了我的將,我是奉命出征,必須得用靠得住的人,所以這次我還真就任人唯親了!閒話隨他們說去吧,打贏才是我首要考慮的問題。” 

 “打贏了,接下來就是論功行賞,你還是跑不掉讓人非議。” 

 “我就是從一個個非議中闖過來的,走吧,咱先去吃早點。” 

 兩人下了樓到了對面小樓餐廳裡。 

 餘明一抬表,六點整。 

 “書記的生物鐘真準時!” 

 興邦還是老三樣:白米粥、白水蛋、辣炒疙瘩絲。 

 餘明給興邦端來一杯牛奶。 

 “補一補,早餐喝杯牛奶補補鈣,中老年容易流失鈣。” 

 “哈哈哈,好,我們這幫‘ 年輕幹部’已經不再年輕了。” 

 興邦開始看餘明修改的文件。 

 要說還是自己人好用,餘明的文筆把這次改革的要點都精準的把握在內了。 

 “嗯,就是這樣。本次成敗的關鍵在於三點:一是股份制,產權股份化要清晰無誤,二是土地集約後的綜合開發,產出效益是改革成敗關鍵。三是效益分配,政府不能拿走一分利潤,所得全部歸農民。” 

 “啟動資金我們沒有,這一點我搞不通,政府不分利潤,就不能投資。不然財政不能平衡。” 

 “所以我們得找一隻能下金蛋的雞。” 

 “墊資啊?” 

 “也不算墊,我們用集約出來的土地使用權做抵押。” 

 “跟國有土地搞有償使用權一樣?” 

 “差不多,不過這個所有權人是村集體,是全體村民。用老百姓的資源變成錢辦老百姓的事,我們政府不過是一劑催化劑。” 

 “這事我們在武原開發區幹過啊。” 

 “只能說類似,上一次我們只是佔了他們的小部分耕地,這次我們是要把他們帶進城鎮化,難度不一樣。” 

 餘明也很頭疼。 

 “一個鎮五萬人,我們把農村改成城鎮,要是幹不好,他們能把我們剝了。” 

 “哈哈哈,所以是地雷陣嘛。搞這個股份制本身就是一道鬼門關,算賬的事複雜的很,這個得讓專業的人來搞。” 

 “其實你就是股份制專家。” 

 “我又不能親自操刀太具體的事務,還得請專業公司搞。” 

 “振邦的滬申銀不就是專業的嘛,交給他們來搞。” 

 “太敏感了,振邦是我的親弟弟,只能當顧問,不能拿項目。” 

 “那找誰呢?” 

 “錢賓。” 

 “他那麼忙,怎麼可能?” 

 “你呀,只要他派個團隊過來就行了。關鍵的不是這個項目,我是要把它變成一個餌,鉤他來投資!” 

 “拋磚引玉啊。你真行,一魚二吃。” 

 興邦給錢賓打電話。 

 “老弟啊,聽說淮海生物谷快要被你一家獨霸了。” 

 “哦嚯嚯,宗大常委,聽說你又高升了,哪天約個飯,得給你慶賀一下。生物谷就別提了,你走了以後姜榮和天天找我的麻煩,不是這個局查,就是那個局查,他再不下臺,我都要撤資了。” 

 “姜榮和是胡鬧嘛,他是有眼不識泰山。 

 你這樣的重量級客商,求爺爺告奶奶都請不來,怎麼能這麼苛刻對待吶,我這裡有個開發區,對你敞開心扉,只要你來,我們實行跪賓級待遇。” 

 “你又誆我投資。” 

 “這次是戰略投資,你有得賺了。” 

 “我一聽到戰略投資就頭疼,好幾年不掙錢的項目唄!” 

 “這倒在其次,關鍵是社會效益大。這個新開發區在武原旁邊,也是你老家,我們這次是整體讓艾鎮和武原開發區融合發展,建設銀城鎮,讓農民洗腳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