棟樑A 作品

第33章 幸得識卿桃花面

 “老管,你這點不如老王頭!” 

 “我沒那麼高的境界,同福堂交了以後,我連個吃飯的地方都沒有。” 

 “我自己收藏了,這樣吧,二十萬?” 

 “二十五!” 

 “二十二,我做生意很痛快的,這兩年行情不好,玩意都掉價。” 

 “好,我要現錢。” 

 “什麼話!我鳴笛一向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老管回到了合肥,走到店跟前正好又碰見了孔令伊。 

 孔令伊已經憔悴的不成樣子了。她被雜誌社無情的開了,催促她趕緊把檔案轉走。 

 “小妹,別急,這事有緩。” 

 “大哥,啥緩,我都不該來這個雜誌社。” 

 “你先回家。我給你託託關係,看哪家單位要你,你好歹也是皖師範的高材生唻。” 

 “那麻煩大哥了。” 

 “回吧,有信我告訴你。” 

 “哎,好。” 

 晚上老丁到店裡。 

 “咋樣?老管。” 

 “進來說,外面人多嘴雜。” 

 老管把店門關了,他備了一桌子菜,給老丁倒了一杯北京二鍋頭。 

 “老丁,你是教育廳的?說話管用吧?” 

 “管點用。” 

 “你幫我一把,我妹妹在《皖美》雜誌社當編輯,現在下崗了,你看能不能給找個活幹。” 

 “老管,這個有點難。” 

 “先別說難,試試看。”老管不想讓老丁把話說死。他從包裡拿出十一萬塊錢。 

 “這是你的貨錢。我有關係,給你賣了一個高價。” 

 老丁的心又突了一下。老管的事不能不辦,不然這十一萬的事扎不平。 

 “你妹妹是什麼學歷?” 

 “大學生唻,皖師範的。” 

 老丁的眼突然亮了。 

 “那就好辦了,想不想當名教師?” 

 “咋得都行,只要有口飯吃。” 

 “明天等信。” 

 “哎,喝酒,老丁。” 

 “喝。咱兩平了。” 

 “平了,絕對平了。” 

 第二天,雜誌社辦公室來寧國新村通知孔令伊。 

 “孔姐,你的檔案被教育廳提走了,這是手續,通知你去皖師附小上班。” 

 孔令伊突然覺得天晴了。拿著手續去找老管。 

 “大哥,大哥,調令來了。” 

 老管裝作沒事人一樣。 

 “哦,這還不簡單。不過你適合當老師,你的脾氣秉性做別的不合適。” 

 “哎,我這回經心了,就當老師。” 

 “別走了,飯都做好了,一塊吃吧。” 

 孔令伊自此就在老管家吃下去了,孩子滿月後。乾脆和老管領了結婚證。沒有老管幫持著她娘仨日子過不下去。 

 只是有時候她還會想起興邦,想起銀山山崗上的白色的金雞菊和紫紅的千屈草。 

 餘明到了郯邳縣,他這個年輕的副縣長,是被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汪品立親自送上任的。這種超規格的待遇間接的消除了興邦辭去淮海市市長帶來的風波。暗示調興邦去省沿海開發集團,省委僅僅是出於實際工作考慮,並不是他出了問題。 

 餘明分管農業農村、水利、規劃建設、招商和武原開發區。 

 第一天上班就讓政辦安排下鄉調研。一輛海獅金盃疾馳在310國道上,朝艾鎮急馳而來。偌大的車裡滿滿當當的坐滿了縣政府一行7人。 

 根據縣政辦主任趙士民擬訂的行程安排,此番調研艾鎮、吏湖鎮、富國鎮4天。第一站艾鎮就不順利。離鎮政府還有二百多米就走不動了,上訪的群眾把鎮政府堵的是水瀉不通。 

 農業局副局長張明明厭惡的說“又是一幫刁民在鬧事。”張明明對下鄉調研厭惡透了,心情也差到極點,他懷疑局裡有人藉著讓他下鄉調研的名號整他呢,讓他在鄉下受罪。 

 司機李星是農村出身,部隊專業後才在小車班找了份司機的活,知道農村的百姓如果不是被逼迫到了極點,是不會圍鎮政府的,鬧官不是樸實百姓的習性,種田人求的是過安穩日子。他不太願意強行鳴笛驅趕蹲坐在地上的百姓。 

 餘明從文件堆裡抬起頭,“怎麼停了?” 

 “餘縣長,前面有人鬧事。” 

 “下去看看。” 

 說罷自己拉了車門下了車。 

 今天不湊巧碰上秋老虎發威,滾滾熱潮撲面而來,餘明喉嚨象被篝火嗆了一下一樣難受。餘明看見烈日炙烤下的老百姓們個個都汗流浹背,衣服上的汗水被太陽都烤出了白色的汗鹼,一些上了歲數的老年人都搖晃著身子坐在40多度的地上強撐著,鎮裡卻沒有一個人肯出來。不由怒火心中燒,哦,為人民服務就服務成這個樣子?!這簡直是不拿百姓當人待啊。 

 “把朱明泉叫過來。” 

 朱明泉聽說縣長被堵在門外,急的滿頭大汗,趕緊拿著筆記本從辦公室跑下樓。看見餘明已經站在人群裡瞭解情況了。 

 原來艾鎮的家溝村正處於武原開發區的東沿。艾鎮鎮政府為了早日完成拆遷任務,連田地的補償款都沒給,就連夜開著推土機扎進了玉米地。老百姓急了才圍了鎮政府。 

 餘明讓趙士民把武原開發區的規劃圖拿出來,找到家溝村的位置。心裡不由得一陣怒火,這個朱明泉也太不會工作了,放著西邊大量的山區你不動,先逮著正在灌漿的玉米地推。 

 “鎮書記來了麼?” 

 “餘縣長,我正要給你彙報。” 

 “你先別彙報了,立刻把設備從農田裡撤出來,農民都指望著秋收過冬來。壓壞的苗子照價賠償,今天就得搞完這件事。” 

 副縣長的嘴比鎮書記的大。朱明泉趕緊安排人去辦。 

 “大家都回吧,我餘明今天就在鎮政府,賠償的事不解決我不走。” 

 老百姓才都撤了。 

 在鎮涼爽的會議室內,餘明聽朱明泉照稿彙報。 

 “老朱,彙報不要長篇大論,我給你20分鐘。” 

 基層單位彙報的材料和現實差距太大,抹的粉太多,甚至有些地方做的更過分,用南轅北轍來形容都不為過。你要是相信坐在會議室裡聽到的彙報那不要搞調研了,因為你滿耳朵裡都是形勢大好,前景喜人,百姓擁護,千篇一律的四海昇平。但是報告你又不能不聽,因為這是該死的“規定程序”。 

 “餘縣長,我儘量簡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