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拾荒者

 又是貢獻點…… 

 陌生的詞語和信息充斥著許三三的大腦。 

 一臉問號,迅速又切換至通訊錄界面。 

 通訊錄列表很短,不超過10人。 

 正準備逐一查看聯繫人信息,突然,一個列表末端的名字跳躍閃爍了起來。 

 緊接著一個備註為“房東”的界面彈出,一條簡短的信息: 

 距離房屋到期還剩一天,如需續住,請於14:00前支付5日房租——400貢獻點,否則請務必在18:00前搬離。 

 短信裡沒有提到特定稱謂,看起來像是系統發出的定時提醒。 

 定時……提醒…… 

 想到這裡,趕忙切回主界面,此時左上角的時間信息已經更新為: 

 星曆336年,炎季68日,00:00:53 

 剛過零點,已經是第二日了。 

 再打開身份信息,權限那一欄的地址更新成了: 

 基地外城z區7-4566(1日) 

 看來這個地址是原主租住的房子了,而且即將到期。 

 5日房租需要400貢獻點,又聯想到身份信息欄顯示的38貢獻點。 

 差距甚大啊! 

 估計很難再進行續租了。 

 失望歸失望,但好在找到了原身的住所,至少得在房屋到期前,進去查看一番,然後再做下一步打算。 

 打開手環的地圖功能,界面上實時定位的光標旁,赫然顯示著三個大字: 

 “難民營”! 

 5分鐘後,許三三終於對自己身處的環境有了個大致的瞭解: 

 這裡是103號基地城城外的難民營。 

 城外除難民營外,還設有棚戶區和流放區。 

 其中以棚戶區佔地面積最廣,幾乎圍繞了103號基地城城牆的三分之二,並且還向外延伸了1.5公里左右。 

 棚戶區內排列著密密麻麻的小方格子,大小不一,形狀也各不相同,但是又緊挨著彼此,每列與每列之間有一條細細長長的中空地帶。 

 小方格子應該是棚戶區搭建的房子,而中空帶應該就是房子間的道路了。 

 相比起來,難民營和流放區就顯得簡約許多,幾十個大方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同樣也是緊貼著基地城牆向外延伸1.5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