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34418841 作品

第55章 學府流言

 有些醫士先找人打正常人的斷腿,在去醫治,讓病人感恩戴德,宣傳名望。 

 也有醫者竟然收買患者,一起演雙簧。 

 反正亂七八糟的流言蜚語盡往張敬之耳朵裡鑽。 

 張敬之不想看著醫學府就這樣被坑了,於是在奉天殿提出來,本意是讓皇帝知道,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朱元璋擺擺手:“咱也沒說不讓你參蘇州學府,有時間你去看看,也看看那裡求醫的百姓,問問他們需要什麼,還缺什麼。” 

 朱元璋嘴角勾起:“咱還告訴你,只要有好的醫士,儘管給咱推薦,咱有賞,但是有敢打太醫院主意的,咱也有刀子。” 

 朱元璋明白,醫生好不好,只有百姓自己知道。 

 哪個醫生門前病人多,這個醫生絕對錯不了。 

 朱元璋更不擔心百姓看不起病,只要中醫的藥方開的清楚,中藥,漫山遍野都是,跑到山上都能治病。 

 朱標嘴角勾起,怎麼忍不住了嗎? 

 這是把矛頭指向朱元璋了,你動我海關司,我就動你蘇州學府。 

 關於流言蜚語,朱標一點都不擔心,幾位大醫都是江南人,那是有絕對的群眾基礎的,家裡世代行醫,名聲響徹大江南北。 

 惹毛了,還真不知道誰弄誰。 

 吏部侯庸排眾而出:“臣要參廣東總兵朱亮祖,廣東匪患橫行,朱亮祖剿匪不力!。” 

 朱元璋不動聲色的和朱標對望一眼,該來的還是來了。 

 侯庸北方人,好像整個朝廷也沒幾個真正的北方人,即使有,那也是孔家舉薦的。 

 朱亮祖離你侯庸八百公里遠,一個兵部一個吏部,你該有多閒啊? 

 眾人還在猜,這是哪家跳出來要伸手廣州,一回頭,十幾個大小官員跪了一地。 

 廣東府布政司藏哲跪在最前面,自從回來之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明朝的廣東,不是現在的廣東,福建廣東多山,道路不通,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苦寒,基本上誰去當官就等於邊緣化。 

 藏哲回到金陵沒幾天,廣州匪寇就開始滿天飛,藏哲整個人都不好了,朝廷裡彈劾朱亮祖,藏哲的奏疏就沒斷過。 

 藏哲受到朱元璋召見,一句不提廣州,讓藏哲協助審理胡惟庸案。 

 藏哲對廣州非常熟悉的,要說朱亮祖欺負個老百姓,貪點銀子,藏哲相信,要說廣東老百姓都反了,藏哲絕對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