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無序 作品

第254章 傲慢的企業老闆

 教育和醫療是人民群眾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 

 青平縣的歷任縣長,只唯上不唯下,制定政府工作計劃時面面俱到,一旦真正實施起來,卻只圍繞上級的喜好打轉轉,對老百姓的訴求,要麼糊弄要麼推脫。 

 花樣文章沒少做,真正的問題一件沒解決。 

 趙支流曾不止一次做過假設,如果自己當上縣長該怎麼幹。 

 當這一天真正到來時,趙支流接連失眠了好幾個晚上。 

 他的失眠不是因為得到晉升激動的,主要是在思考如何當好青平的縣長。 

 考慮到姬中凱的身份和資歷,趙支流若想實現想法,必須要得到他的支持,否則一切都是空想。 

 這件事趙支流倒沒有過多費神。 

 姬中凱是肩負省委和市委的雙重任務來到青平,肯定希望能儘快改變青平的被動局面。只要趙支流能夠拿出有說服力的工作計劃,相信他不會橫加阻撓。 

 趙支流急需考慮的是,從哪方面著手開展工作。 

 想來想去,趙支流決定第一步先抓民生。 

 民生無外乎安居樂業,學生有良好的教育資源,病人有優質的醫療資源,老人可以安心養老。 

 趙支流知道當今社會,群眾把住房和教育放在第一位。 

 住房跟著教育資源走,有優質教育資源的區域,房價就高,房價高群眾就不滿意。 

 在住房問題上想讓群眾滿意,不是他一個縣長能夠解決的問題。 

 他計劃先把就業,教育,醫療和養老解決好,搬掉壓在老百姓頭上的這四座大山,住房問題就容易化解了。 

 所以趙支流把住房問題排到最後一位。 

 趙支流的計劃是在青平推動“四個突破”工作。 

 分別是擴大就業容量,提升教育資源,增強醫療實力,強化養老保障。 

 在擬定“四個突破”的施政綱領後,趙支流還制定了具體實施步驟。 

 一是抓好農機廠片區棚改,全面展開城北新區建設,以商貿流通業搞活民營經濟,從而帶動就業。 

 二是在城區擴建新建一批中小學校,構建城區三公里教育圈,讓青平的孩子出家門進校門。同時要抓好農村教育資源配置,增強鄉鎮中小學的師資力量,徹底解決群眾的子女教育焦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