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送傘人 作品

第137章 我先去趟茅房

 隨後,鍾年帶著朱瞻基坐在馬車頂上,齊嶽將之前要來的馬具套在一匹馬上,自己走在前面。 

 不過此時也不著急趕路,一匹馬拉車倒也不太費勁。 

 鍾年的家在城東,因此鍾年等人沿著東西大街又走了小半個時辰,才來到鍾年家的房子前。 

 這一塊大多都是木製架構的房子,只有鍾年這一家是磚瓦蓋的大宅子。 

 這在明初可不是一般人蓋得起的,家裡面沒個上千貫存款可不敢這麼蓋房子。 

 鍾年家本是三代農民,儘管祖上留下的地挺多,這一家人也可以說得上是溫飽不愁,但是想要蓋這麼一座十間正屋的大磚瓦房也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但是,架不住鍾年和鍾月兩個人爭氣啊! 

 不得不說,原本的鐘年也不是一般人,十歲以童生身份參加科考,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中秀才。隨後十三歲時趕赴浙江參加鄉試,以全省第二的成績考中舉人。 

 再然後,十六歲,正值束髮之年的鐘年入京參加會試,一舉考中全國第七名,為貢士。 

 雖說沒能考第一,但是就十六歲的貢士,足夠轟動整個金華府了,鍾年家的房子也就是這麼來的,鍾父一分錢沒拿得這麼大一宅子。 

 試問,誰不想巴結一個未來的六部尚書呢? 

 更別提鍾年十九歲進士及第,全浙江省提名,祖墳冒不冒青煙不知道,但是鍾家在東陽縣的地位還是槓槓的。 

 不過,鍾年還沒考上進士,沈繼輔老先生就告老還鄉了,換上了這麼個棒槌縣令,跟鍾家很是不對付。 

 然而,鍾年的故事過去了,還有鍾月呢,鍾月比鍾年還吊。 

 兄弟倆同一年考試,一個考殿試,一個考會試,一個進士及第,一個會試全國第四入國子監。 

 因此哪怕是李永康看鐘家不爽,也只能憋著,誰知道那兄弟倆在京城裡面能闖出什麼名頭來,萬一哪天真成了六部尚書乃至大學士呢。 

 因此,就這兩天,鍾家可謂是門庭若市,鍾年都走到家門口了,愣是進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