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君明則臣直

 “是,臣記下了。”李東陽恭聲稱是,態度端正。 

 朱厚照笑笑,對他的感官好了不少,招手道:“賜座。” 

 一旁侍候著的張永忙搬來椅子,“李大人,請。” 

 “謝皇上。”李東陽謝坐,心中輕鬆,就怕新君對他這樣的老臣防備心太強,以至於無法溝通。 

 只要保持理性溝通,別說什麼新君都天然排斥,那朝局就不會有大動盪。 

 現在看,新君並未如自己想的那般小心眼兒。 

 雖仍有戒備心,卻非聽不得忠言。 

 “皇上有暇可常去內閣指導臣等三人。”李東陽謙虛的說。 

 朱厚照自然聽得出弦外之音,含笑道:“談不上指點,朕初登大寶,政務上的事還需向幾位大學士討教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只是個籠統的說法,事實上,任何一位皇帝登基,都不可能把所有臣子換個遍。 

 這不現實! 

 既然內閣有主動靠攏之意,他自不會拒之門外。 

 不過,朱厚照也不會因此就掏心掏肺,他還需考驗、觀察一段時間。 

 “李卿與楊一清私交如何?”朱厚照抿了口茶,目光移向奏疏,裝若無意的問了句。 

 “君子之交淡如水。”李東陽說,繼而又補了句,“臣確欣賞楊總督。” 

 朱厚照愣了下,詫異地抬起頭,不想他這麼坦誠,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繼續話題。 

 李東陽坦然笑道:“為臣者,當以忠,君明則臣直,故臣敢知無不言。” 

 朱厚照也笑了:“你這馬屁拍的……嗯…,讀書人就是不一樣。” 

 “……臣發乎真心。”李東陽道。 

 “嗯嗯,朕相信。”朱厚照點頭,心情舒緩不少。 

 情況比他預想的好不少,至少不是所有人都是‘敵人’。 

 兩歲就被冊立太子的朱厚照,從小接受的就是帝王教育,他熟讀經史,帝王權術亦是沒落下,深諳制衡之道,更知分而治之的妙用。 

 “李卿對朕無需顧忌,有言但言無妨。”朱厚照笑道,“宰相肚裡能撐船,何況朕這個一國之君?” 

 “就如這寶鈔、銀兩問題,若非李卿言明其中隱秘,朕還不知呢。”朱厚照笑著說,“這種態度很好,要保持下去,有言當諫。” 

 “食君之祿為君分憂,進諫皇上是臣子的本分,只要皇上莫嫌煩就好。”李東陽含笑點頭。 

 “不煩,不煩……”朱厚照爽朗一笑,接著,晃了晃手中奏疏,嘆道:“山..東、河..南似乎旱災很頻繁啊!” 

 李東陽明白話中意味,沉吟了下,正色道:“皇上,山河四省多旱災,這是數朝的實情了,江南地區倒是好很多。” 

 似乎是怕這番說辭,不易取信於人,李東陽又道: 

 “地方官兒或有私心,卻絕不敢欺君,畢竟……是否有災一查便知,這種事想隱瞞也隱瞞不了。” 

 “嗯…,這倒也是。”朱厚照緩緩點頭,擰眉道,“朕觀歷史……漢唐時期可未有此情況啊,莫非我大明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