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混吃混喝王守仁

 “農戶種地可以產出糧食,工人做工可以產出衣服、傢俱等生活用品,而商人……則是倒買倒賣賺差價。”王守仁嘆道,“其實我父親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自上次聽了先生的大明人口,以及對氣候的看法,我也有這方面的擔憂。” 

 王守仁凝重道:“民以食為天,百姓所求不多,吃飽穿暖便能滿足,可若人人從商,誰搞生產啊?” 

 頓了頓,又補充說:“除此之外,大興商業還有一個弊端。” 

 李青點點頭:“你說。” 

 “一味扶持商業,會嚴重敗壞民風,不僅滋生奢靡之風,還會使人貪婪,懶惰。”王守仁道,“而且,還會造成百姓流動性太強,滋生動盪因素。” 

 王守仁道:“自太宗之後,朝廷對人口流動就越來越寬鬆,時至今日,路引幾乎成了擺設,我父親以為,這對社稷並不友好。” 

 “那他可有上疏?”李青問。 

 “當然,不過反對聲更多,包括父親推崇的李大學士,都不贊同他的觀點。”王守仁苦笑道,“為此,他私下還曾和李大學士爭辯,結果,倆人誰也說服不了誰。” 

 李青輕笑道:“其實,你父親的這些觀念也不為錯,只是,不適合眼下的大明瞭。” 

 “先生能詳細說說嗎?”王守仁很感興趣,“父親幾乎不跟我說朝政上的事,我只能從他的隻言片語中猜到一些,你在廟堂待了這麼多年,肯定知之甚詳。” 

 李青揶揄:“你又不是朝廷官員,我跟你說這個幹甚?” 

 “現在不是,以後肯定是啊!”王守仁嬉皮笑臉,“我父親拘泥,先生怎也這般呢?” 

 李青敲了敲桌面。 

 王守仁忙給他斟上酒,作洗耳恭聽狀。 

 “太祖那會兒定戶籍制,嚴禁百姓流竄,一是為了快速恢復生產,二是為了安民心,減少動盪。”李青沉吟道:“要知道,那時元廷只是被打跑了,不是被消滅了,甚至……洪武朝那會兒,還有些讀書人忠於前朝呢,雖然很少,卻也證明了元廷影響力依舊存在。” 

 “此一時,彼一時也;自太宗以後,大明正統之位深入人心,百姓流動起來也無妨。”李青笑道,“這麼多年下來,也沒聽說因百姓流動,造成社稷動盪的啊!” 

 “唐賽兒……?” 

 “唐賽兒不算,那件事是政治鬥爭。”李青說。 

 “其實百姓流動好處多多,因為可以提高生產力。”李青為他講解,“無論農戶、佃戶,還是工戶,皆不是一年到頭都有事可做,閒暇之餘掙個閒錢補貼家用,豈不更好?” 

 李青舉杯喝了口酒潤潤嗓子,接著說:“還有,百姓都有思鄉之情,雖在流動,但絕大數都沒出州縣,更別說出省了,沒你想的那般嚴重。” 

 王守仁緩緩點頭,不由感嘆:“說實話,現在的大明跟歷朝歷代一點也不像,在許多事情上,自由度太大了。” 

 “是啊。”李青笑著點頭,眸光欣然:“它已經改變了,改變了許多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