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返京

 日子一天天過著…… 

 中秋這天,李青下令:所有人休息一天,過中秋,吃月餅。 

 李青早早就開始為中秋節做準備了,在關內買好麵粉、餡料,提前幾天就大規模生產,中秋這天,所有人都吃上了月餅。 

 李宏不理解,覺得太過小題大做。 

 “乾爹,一箇中秋節,用得著如此重視嗎?”李宏道,“停下一天,不知要少開墾多少畝地,少建多少間房舍呢?” 

 李青卻道:“吃的不是月餅,是文化認同。” 

 李宏一頭霧水,李青也沒有解釋。 

 忙碌卻舒緩的日子依舊繼續著,這種生機勃勃場面,僅是看著,就令人無比滿足,所有人都沉浸在這種田積累的美妙感覺,無法自拔。 

 … 

 朝廷的撥款到手後,李青加大力度花錢,採買、發工錢、各種激勵獎賞……將這些錢,轉化成更高效的勞動力,以及貨物,通過這些手段,將朝廷撥的錢下放給個人。 

 並打通了河套和關內的貿易渠道,且以河套為跳板,輻射草原部落。 

 李青致力於讓河套成為大明、草原的中轉站,進而加大民間貨商貿易。 

 當然,堪稱戰略物資的茶馬鹽鐵貿易除外,這是大明朝廷控制草原部落的砝碼,不能讓民間商賈參與。 

 李青這樣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草原上各部落的生存思維。 

 ——生存並非劫掠一條路,還能通過草原上特有的物資來交換,比如:人參、皮草、藥材……都可以換取他們所需的東西。 

 當然,這些還都是李青的願景,沒有成為現實。 

 但李青有信心,只要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頂多十年就能達到他的預想。 

 … 

 沒有記憶錨點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土豆的收穫,棉花的收穫……愈發堅定了各部落的信心。 

 過冬糧食夠了,棉花產量有限,遠達不到人人蓋棉被條件,每戶只分得了一雙棉被。 

 感受過棉被柔軟、暖和後,他們更加趨之若鶩,對未來更是憧憬…… 

 耕地已開墾出近七萬畝,美中不足的是,有很多都錯過了播種時間,只能等來年了。 

 但他們並不氣餒,那麼久的苦難日子都過來了,不差這一年半載。 

 各部落都得到了很大實惠,李青也沒委屈了明軍將士。 

 將士們終究是要回大明的,資源、土地這些對他們用處不大,所以李青提高了他們的俸祿,每人每月紋銀二兩。 

 想要資源的人得到了資源,想要錢的人得到了錢,可謂是皆大歡喜。 

 … 

 冬季。 

 羊群已經發展到了一萬三千有餘,這些曾以放牧為生的部落,早早就收集了足夠多的草料,過冬物資準備得妥妥的,此外,馬場也初具規模。 

 數量還很少,但總算是開了頭兒。 

 大地再次荒涼,但那看不見,卻能感受得到的勃勃生機,反而愈發濃郁了。 

 ~ 

 帥營。 

 李青吃著火鍋,喝著小酒,愜意無比。 

 帳簾一挑,李宏搓著手進來,乾笑道:“乾爹,吃著呢?” 

 “坐下吃點兒。”李青今日不再橫鼻子豎眼,態度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