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太孫大婚

 ~ 

 告別了道衍,李青又去了梁國公府。 

 藍玉也老了,身體狀態嚴重下滑,不比道衍好哪兒去,滿頭的白髮,連眉毛都變得花白。 

 昔日魁梧的身材,也變得佝僂,甚至有些瘦削。 

 兩人坐在樹下品茗,憶往昔,感慨萬千。 

 後來,李景隆也來了,這廝毒蛇,沒幾句話就氣得藍玉暴跳如雷,拿著柺杖敲的他抱頭鼠竄。 

 李景隆邊跑邊嚷嚷:“你這不挺能蹦噠的嘛,少拿根柺杖倚老賣老。” 

 倆人這一鬧騰,時間似乎又回到了當年。 

 …… 

 永樂十五年,六月。 

 小麥收割後,已經試種過的永樂米,在山河兩省數地種植。 

 由於種子缺少,攏共就種了不到數十萬畝,但永樂米的種植,無疑是個好兆頭,給兩地百姓一個盼頭。 

 因為朝廷已經放出話,三年之內,每人都可以種上永樂米。 

 ~ 

 時間繼續過著,紅顏也不可避免的逐漸變老,皺紋多了,紅袖都有了白頭髮,還是她偷偷拔了時,被李青發現的。 

 在經過情感大師李青,一番心理輔導後,紅袖漸漸接受現實,心態平和,不再拔頭髮。 

 …… 

 永樂十六年,五月,道衍病重。 

 朱棣、李青前去探望,道衍已經躺在床上,無法下地行禮了。 

 “老和尚,你有什麼心願?”朱棣知道,這位老朋友時日無多,承諾道:“朕無有不允。” 

 道衍請求道:“僧人溥洽,被關在牢裡已經很久了,希望能赦免他。” 

 這人是建文的主錄僧,當初因為下西洋、建新都,官紳為了噁心朱棣,把建文帝沒死的消息傳的人盡皆知,其中就有人說建文帝化作了和尚,被博洽送出去了。 

 於是朱棣就尋了個由頭,把這人關了起來。 

 “好,朕答應你。”朱棣沒有絲毫猶豫,“還有嗎?” 

 “希望皇上能釋放鐵鉉。”道衍認真道,“他是個忠臣。” 

 朱棣略一猶豫,點頭答應:“好,還有嗎?” 

 “沒有了,謝皇上成全。”道衍強撐著爬起來,叩首道:“皇上聖明!” 

 … 

 七日後,道衍圓寂。 

 朱棣廢朝二日,以僧人的禮制安葬道衍,追贈他為推誠輔國協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 

 賜諡恭靖,親自為他撰寫神道碑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