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削藩之爭

 李青不搭理他,但他想搭理李青。 

 “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正因為關外局勢詭譎,所以朝廷應該儘快把禍患平息才是。” 

 方孝孺拱手道,“臣附議。” 

 “臣也附議。”黃子澄立即跟上。 

 文臣看不慣勳貴,同時也看不慣藩王,老朱再世時,他們就嚷嚷著讓老朱停止分封,削弱藩王權勢,現在老朱沒了,他們更加無所顧忌。 

 李景隆還是很夠意思的,與李青統一戰線,“皇上,關外局勢要緊,眼下時不宜削藩,還請皇上三思啊!” 

 三個同意的,兩個反對的,但反對的兩人分量更大,這下,朱允炆也為難了。 

 其實,他心底裡是想削藩的,無他,那些個叔叔們,讓他沒有安全感。 

 他從小就是個沒有安全感的人,畢竟是庶出,還不是長子,打小就知道,以後就算分封,也不會分到好地方。 

 但嫡長孫夭折;父親英年早逝;嫡次孫年幼,加上外戚太過強悍,於江山不利;這才輪到了他。 

 事實上,時至今日,朱允炆心裡仍是發虛。 

 儘管皇明祖訓上,已經寫明瞭他是嫡長孫,但畢竟母妃是續絃扶正的,而並非嫡妻。 

 天下人心裡究竟作何感想,他心裡也犯嘀咕,其實,就連他內心深處,也不認為自己就是嫡孫。 

 那些個皇叔沒坐上皇位,他這個庶孫坐上了,心裡能不虛嗎? 

 何況,皇叔那麼多,手裡又都掌著兵權,本就缺乏安全感的他,更是如坐針氈,寢食難安。 

 “咳咳…那個,李愛卿啊,朕覺著齊、方、黃,三位愛卿言之有理。”朱允炆臉色訕訕,“攘外需先安內,朕…雖是嫡孫,但畢竟和皇叔們差著一輩兒; 

 皇叔們心裡肯定憋著憤懣,若是朕對關外用兵之時,他們有了異心,該如何是好?” 

 李青滿心無奈,他能理解朱允炆的心情,甚至,就削藩本身來說,也沒有錯; 

 但問題是,削藩不是上嘴唇碰下嘴唇,說說就行了,牽扯太大了,小小朱根本把握不住。 

 李青嘆了口氣:“皇上可知,漢之七國、晉之八王之亂?” 

 “永青侯此言差矣。”討人嫌的齊泰又開口了。 

 李青想撕爛他的嘴,咬牙道:“齊侍郎有何高見?” 

 齊泰自得一笑,欣然道,“晉之八王並非削藩造成的,而是後宮干政;漢朝的七王叛亂,倒是削藩造成的,不過……漢朝的藩王,又哪裡是咱們大明的藩王能比?” 

 “啊?這……”深究歷史,李青不免有些露怯,他確實不太懂史。 

 李景隆見李青面露窘態,解釋道:“漢朝的藩王權勢超級大,在封地擁有軍事、行政等幾乎所有管理權,儼然是國中之國; 

 這也是為何漢武帝那般強勢,也只能施行推恩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