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故人 作品

第八十四章 語言的藝術

到崔乾佑、李歸仁回洛陽,帶回了潼關戰敗,曳落河損失過半的消息。

崔乾佑害怕被殺,所以回來之後,一直駐紮在洛陽城外。不入城,也不朝見大燕雄武皇帝安祿山。

嚴莊敏銳的察覺到了崔乾佑的心理,特意出城來見崔乾佑和李歸仁。

見面就直接點破。

“崔將軍不入朝,是不是有什麼顧忌?”

此時,崔乾佑和李歸仁,也不知道嚴莊的態度。話不敢說的太露骨,只能一點點試探。

“末將慚愧。聽聞陛下身體抱恙,實在是不敢把戰敗的消息,當面說給陛下。”

“嚴相這是來問責,還是另有意思?”

嚴莊多聰明一個人,立馬明白了崔乾佑的意思。

不朝見請罪,認真追究起來,那是欺君大罪!

崔乾佑寧願頂著這麼大的罪名,還要在城外觀望,明顯就是期盼著城中發生一些變故。

至於是什麼變故,才能讓他有脫罪的可能,那還用說嗎?

“崔將軍不要誤會,本相併非前來問責。”

“其實本相與崔將軍,是同病相憐啊!”

話不點透,卻又表達了立場。

這是政治人物必須的生存技能。

此時,若是崔乾佑突然翻臉,指責嚴莊對陛下有異心。嚴莊就可以辯駁說,我與崔將軍同病相憐,怎麼就叫有異心呢?難道崔將軍自己有異心?

每一句話,滿滿的都是算計。

總之就是不能讓對方,實實在在的抓到自己把柄。

崔乾佑一聽同病相憐,心裡也開始盤算。

他自己這情況,已經是一目瞭然了。如果城中一直沒有變故發生,那他早晚都是個死。

嚴莊不可能不知道。

但他還是說了同病相憐這個詞。

頓時對嚴莊的大致態度,就有數了。

只是,此時還不能完全確定。

崔乾佑又試探一句。

“國不能一日無儲,不知陛下屬意的儲君,會是誰呢?”

這話也沒毛病,單拎出來根本無法定罪。

嚴莊思忖再三,才開口道。

“大皇子已薨,不必再提。”

“幼皇子年紀太小,雖然深得陛下喜愛,肯定是不合適的。”

“陛下曾提過,要收孝哲為子。但孝哲也已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