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秋風 作品

第一百零六章 完美陷害

  而且神探嚴嵩機警的發現了假的景王玉佩比真的薄一層,明顯就是用一塊同樣的玉佩磨去了字,重新刻的!

  然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嘉靖讓裕王拿出玉佩來,裕王竟然說玉佩丟了幾天了,被人換成了一塊假玉佩!

  就是傻子至此也能推出一條完全相反的證據鏈了。

  裕王從宮裡聽到景王玉佩丟失的消息,決定趁此做文章。

  他將自己的玉佩磨字重刻,偽造成景王的玉佩。這樣雖然會薄一點點,但如果沒有原物的對比,是絕對看不出來的。

  而原物只有三塊:太子的陪葬了,景王的丟失了,因此裕王這塊造假的玉佩,絕不會被人看出來。

  而裕王為了不讓人看出來自己的玉沒了,弄了一塊很相似的假玉佩戴在身上,掩人耳目。

  然後裕王派人在街上散佈景王有某方面的虐待傾向,之後虐殺一個女子,在她手中放上玉佩,丟入枯井。再偽造從景王私宅到枯井間的痕跡。

  這真的是非常完美的陷害!就連蕭風也不能不承認,如果真是裕王乾的,這套計劃堪稱完美!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景王的玉佩並未真正丟失,而是碎裂成了兩半。

  但兩半的玉佩也是原件,有原件就自然能對比出裕王造假的那一塊略薄一些來!

  一招失算,滿盤皆輸!裕王的完美計劃,就因為沒想到景王的玉佩丟失其實另有原因,而一敗塗地。

  這番推論,蕭風能做出來,嘉靖也能做出來,那天在場的幾個人精都能做出來。

  所以蕭風接的,幾乎是一個死局,裕王必敗。

  但那些支持裕王的人,包括陸炳在內,他們其實並不在乎裕王幹了什麼,政治-鬥爭本身就是你死我活的。

  如果蕭風敢無所作為的讓裕王認罪,蕭風就會失去他們的支持和保護,哪怕蕭風是秉公辦理的。

  而不管嘉靖嘴上怎麼說,對於一個給自己兒子定罪的人,他也一定會心裡不痛快,至少不會總願意看見他。

  這是一種被人驗證過的心理學,人的感情往往是比理智的力量更強的。

  有一個例子:有個軍隊,將軍帶了兩個傳令兵,各負責一個方向的軍情。

  東面戰場節節勝利,東面的傳令兵帶回來的都是好消息;西面的戰場節節敗退,西面的傳令兵帶回來的都是壞消息。

  結果,東面的傳令兵升官了,西面的傳令兵無緣無故的被打了軍棍。

  將軍的理智當然知道戰場的情況和傳令兵無關,但感情上他就是喜歡報喜的,厭惡報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