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錦衣 作品

0750被忽悠的萬曆帝

  不過劉昊嘉沒有理睬廟堂上的紛紛擾擾,而是專心致志的在組織人修海堤,修鹽場。終於在天氣轉涼,已經是入秋時候,第一期和原本第三期的工程徹底完工了!

  本來劉昊嘉計劃本年度只修建第一期工程就可以了,但是今年招呼的流民比較多,各方施工的人又很得力,尤其是工兵發揮了重大作用,導致工期大大提前。為了不浪費人力,在經過嚴格計算之後,劉昊嘉下令將工程比較小的第三期工程拿上來提前開工。

  第三期工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海鹽的精煉廠。第一期功成生產出來的食鹽會被再次融化成高濃度的滷水,再經過層層過濾之後進行再結晶。這樣產出來的食鹽非常接近於現代的食鹽,顏色白如雪,顆粒晶瑩剔透,能賣一個超級好的價錢!

  大家不要以為古代的時候鹽業很發達了,做出的鹽就又好看又好吃,實際上根本就是兩回事!

  在古代的時候,古人刷牙漱口還是習慣用鹽,但是僅限於高門大戶,普通百姓連鹽都吃不起,怎麼可能用鹽刷牙。而且高門大戶用的也都是青鹽,

  因為青鹽的滷水是從井中提取出來的,所以雜質比較少,顏色偏白,味道也不澀口,已經有些接近於現代食鹽了。有錢些的百姓用的鹽就多是海鹽了。但是這種鹽顏色依舊偏黃,顆粒比較大,就是因為他們採用的過濾手段不徹底這種鹽吃起來味道還行,但是有總有一股海腥味和一股淡淡的澀味。

  至於說普通百姓吃的鹽那就是不堪入目了!首先來講,這些鹽顆粒就大得很!大一點兒的鹽粒子都能趕上指甲蓋那麼大!而且顏色黃的厲害,甚至還能從個別的鹽粒當中看到其中包含的雜質!至於味道確實是鹹的,但是又腥又澀,難以入口!但即使是這樣依然賣得奇貴無比!

  劉昊嘉之所以把鹽廠搞得這麼大,就是因為他打算把全大明的鹽業水準提高一大截!所以他在建設鹽田的時候就設置了層層的過濾池,確保進入鹽田的滷水清潔無比,這樣產出來的鹽顏色就純白,結晶就更小,味道更純淨!